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80後:自信自戀的新生代

艾柯2006年8月22日

沒有文革的記憶,沒有毛爺爺的教導,中國80後的一代在消費可樂漢堡之餘,想些什麼?中國新生代藝術家在柏林這個熱鬧的舞台上自信自我地出場亮相了一回。

https://p.dw.com/p/8zeb
中國新生代藝術:嗯?朝哪兒走?圖片來源: www.made-in-cn.de

柏林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城市。一方面市政債台高築,財政捉襟見肘,政界經濟界愁眉苦臉哀嘆──柏林破產了,但是就在這個城市,有最拉風的同性戀派對,世界盃時德國最浩大的足球粉絲聚會。柏林的計程車司機會告訴你:東西德統一的唯一好處就是柏林一合並,文化藝術都是雙份的,甚至多份的,歌劇院有3個,大學有3個,還有城市的各個角落裡蟄伏著一群商業不成功,或者正在走向成功,或者永遠不會成功的藝術家。

柏林不是巴黎,也不會像巴黎人那樣睨視外省人,但是去過柏林的外省人卻是一定要提一提柏林的Berlin Mitte(柏林中區),在這個城區裡繁華對視敗落,美女遭遇野獸,藝術和商業並存,酒吧、咖啡、二手店、畫廊林立,夜夜笙歌。柏林像一條冷峻的大鯨魚,不動聲色地吞吐著大都市裡的繁雜。

這個城市裡,3個20多歲的年青人做了點跟中國藝術有關的事情。遭到了一些官方文化機構的拒絕,得到了一些民間組織,藝術場所的支持。

頌雅-蕾希特(Sonja Richter)、約翰內斯-卡杜拉(Johannes kadura)、和具有一半中國血統的鳳美-黑伯勒( Feng- Mei Heberer)共同策辦了一個藝術展「 Made in China: Young Art and Fresh Film from Beijing"。他們很好奇,想知道中國的同齡藝術家在做些什麼?中國80後的一代在消費可樂漢堡匹薩餅之餘,在想些什麼?中國獨生子女一代的生存狀態怎樣?在中國,作為同性戀意味著什麼?展覽在提問的同時也提供了一些答案。

Ausstellung Made in China
Rosa Luxenburg廣場地鐵口圖片來源: www.made-in-cn.de

地鐵站拒絕來自中國的生猛藝術

Rosa Luxenburg Platz 位於柏林中區,地鐵2號線的站台原本其貌不驚,但是,9月12日至17日的幾天裡,這個站台卻吸引了人們的視線。16幅出自中國年輕畫家之手的大幅繪畫掛在地鐵站台的牆上,刺激了一些群眾的神經。這是「 Made in China: Young Art and Fresh Film from Beijing"展覽的一部分作品。

這個以「他們」命名的系列出自中國畫家賴聖予和楊曉剛之手,畫面的框架色調相同,如同在一個佈景一致的舞台上,上演人生百態。這裡有金錢、夢想、暴力、色情、廢墟、繁華、虛偽、愛情、沉默、貪婪….

這個二人組合達成共識,他們「要始終不變地在同一平台裡表現自由的廣度」。在這同一個窗口內外,一切都在發生、改變,主流的、政治的、色情的、變態的、唯美的、醜陋的、孤寂的…他們要用一生來做一件「愚蠢」的事情,不去迎合任何人的口味,一輩子只畫「同一張畫」。

Ausstellung Made in China
關於愛情與沉默圖片來源: www.made-in-cn.de

這2個」愚蠢「而固執的畫家在柏林卻不能享受自由的廣度,畫面上血淋淋的場面和赤裸裸的性器官令一些上下地鐵的乘客感到不爽,柏林地鐵接到投訴,一些群眾認為這些生猛藝術會給孩童帶來負面影響。柏林地鐵緊急下令撤下這些作品,2號地鐵站恢復了往日的其貌不驚。策展人之一的蕾希特對此很不以為然,她說,今天暴力和色情在電視和游戲上無處不在,畫家在這裡不是為了紀實再現這些醜惡的場面,而是對社會的不滿和諷刺。

但是,小眾藝術在大眾面前終究是虛弱的,當柏林八卦小報BZ以勝利的口吻在報紙上宣告,來自中國的」惡心「藝術終於撤離柏林地鐵站,市民眼前又乾淨了,蕾希特只能面對這片面報導報以苦笑。

沖出博物館,走進洗手間

蕾希特和她的同伴在策展時,特意注重到展出作品和環境的配合。他們沒有在傳統的藝術博物館的大屋白牆下展出來自中國的藝術品,而是選擇Rosa Luxenburg廣場為中心的不同展出地點,有心之人可憑著一張地圖去尋找散落在廣場周圍的中國80後印象,包括繪畫、木刻、攝影、裝置和DV散落在電影院、賓館房間、櫥窗、畫廊各地。

Ausstellung Made in China
我是誰?(更多相關圖片請點擊圖片集)圖片來源: www.made-in-cn.de

新生代藝術家遲鵬200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攝影與數位媒體工作室。他的作品被搬進了廣場附近的一個私人公寓裡,在狹小的洗手間裡掛著一大幅照片,2個赤裸的男性身體緊貼在淋浴下,表情安然。逼仄的空間和周圍空無的潔白瓷磚牆強迫觀者把目光定位在眼前的場景,這是宣言還是挑釁?相比之下,遲鵬的另一個雕塑作品"I kiss me" 多一份輕盈俏皮和浪漫,2米高的白色人像雕塑是對自己性別的提問,卻在客廳鏡子前怡然自得。

自信+自我為中心:和前輩的差別

Ausstellung Made in China
策展人的思索:怎麼作品就融入背景了呢?是好還是壞呢?圖片來源: www.made-in-cn.de

倫理審判不再明確,道德界限開始模糊,這次展出的作品傳達給觀者的印象是:80後的中國藝術家和他們的前輩相比,少一份沉重和矜持。他們不再關心文革,毛澤東和紅衛兵的形象已經漸漸消失。他們關心的是自身,自我的張揚,是物質盛宴下的無盡空虛,是現代社會飛速發展下的個人的孤獨和懷舊。80後的藝術家和他們的前輩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濃烈的時代背景。

當西方的觀眾突然發現,他們已經視覺習慣的紅色中國已經漸漸在藝術舞台上漸漸淡去時,是否不再感到陌生和振奮?

註:從8月12日至26日「 Made in China: Young Art and Fresh Film from Beijing"藝術展在柏林展出,除了在巴比倫電影院上映的中國年輕DV電影外,其他作品免費向公眾開放。具體訊息請查看:

www.mede-in-c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