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WTO報告批評中國貿易保護主義

2010年6月4日

世界貿易組織發表報告,嚴厲批評中國執行保護主義貿易政策,指責中國限制稀有金屬出口扭曲了國際貿易。此前,歐盟和美國已向世貿組織狀告中國的出口限制。

https://p.dw.com/p/NhjY
圖片來源: AP

《德國金融時報》認為,世貿組織的報告給歐美撐了腰:

"對歐盟來說,每兩年發表一次的世貿報告來得正是時候。歐盟駐世貿代表團團長克拉克說:'報告揭露了中國這一限制性貿易政策的真正原因和與此相關的問題。'他要求,作為全球經濟大國,中國應該在競爭中放棄不正當的手段,必須取消不合適的限制。

「限制稀有原料的出口是保障本國供應的慣用做法,如印度對鐵礦石課以15%的出口稅,俄羅斯和烏克蘭控制廢鐵出口。中國是世界上許多金屬的最重要生產國,其做法特別極端。據歐盟消息,中國限制373種原料出口,對鋁礦和鈷礦出口徵收15%的關稅,鎢礦則完全禁止出口。北京考慮全面禁止出口鋱、銩和釔等稀有金屬的出口,越來越重要的環保行業對這些金屬的需求尤為巨大。

」北京的政策對德國經濟的打擊特別大。德國需要進口一大部分這些原料,壟斷式的結構和限制出口導致價格上漲,不僅德國的飛機和機械製造等傳統行業、風力發電等未來行業和其它高科技工業都需要這些原料。"

《每日鏡報》注意到,中國在不斷擴大與非洲在原料開采和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合作。中非關係變得越來越密切:

"政治上,中國幾十年來得到非洲發展中國家的支持。無論在貫徹'一個中國政策'、還是反對西方國家對中國人權狀況的批評方面,中國領導人都把多數非洲國家拉到了自己一邊。隨著中國成為新的經濟力量,非洲作為貿易夥伴日益受到重視。

「2000年至2008年期間,中非貿易額從106億美元升至1068億美元,增長了十倍。萊比錫大學非洲學系的恩格爾哈特(David Engelhardt) 說,'歐洲過去和現在都是非洲的重要貿易夥伴,但中國是危機中的贏家,躍上了非洲各國最重要貿易夥伴的寶座。'

」中國新華社引用了肯亞总統訪問上海時的話:'我們贊賞中國對我國的無私援助'。但即使說這些客氣話,他想必知道中國在非洲投入的背景。恩格爾哈特說,'當然是為了原料'。這個原料豐富的大陸在中國的對外政策中贏得了關鍵地位,中國必須滿足對能源的飢渴。中國領導人把8%的年增長率視為維護政治穩定的神奇界限,為此他們需要本國不具有的能源和原料。"

編譯: 王羊

責編: 葉宣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