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周港媒:暴力襲警折射政府信譽危機

責編:德國之聲中文網2008年7月6日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中國大陸新聞時關注的焦點主要有:上海歹徒襲擊警方,貴州也發生群眾襲擊警方,這一切都折射了什麼?習近平表示「以平常心辦奧運會」說明了什麼?

https://p.dw.com/p/EX9v
警力出動圖片來源: AP

上海一個警局內日前發生罕見兇案,一名來自北京的男子闖入上海閘北區公安分局辦公樓內,連刺9名警察和1名保安員,導致至少5人傷重死亡,部分傷者情況危殆。這一案件在北京奧運前發生,引起了全國的關注。親北京的香港《大公報》發表報導,引用一名上海王警官的話說,這是聞所未聞。報導寫道:"王警官表示,嫌犯襲警的動機大致有三個可能性,其一是嫌疑人在警方清查、盤查、抓捕過程中趁警員對其控制不嚴,發動突然襲擊;其二是警方緝捕行動佈置不周,或嫌犯察覺警方行動有所準備,在追捕或抓捕過程中為脫逃主動攻擊警察;最後一種情況是,嫌犯已被抓獲,警方在搜身、押解、看管、訊問中麻痺大意,使嫌犯乘機襲警脫逃。他說:「警校訓練時一般會針對上述三種情況教授警員防範襲警事件,但像今天發生的情況好像並未引起警方的關注,畢竟在治安情況良好的上海,很少有兇徒會直接闖入差館行兇襲警。此外,大多數襲警事件,僅限於與執勤警員發生口角、推搡等,行兇殺人的襲警桉件比率其實很低。」

與此同時,貴州甕安縣的公安因被指辦桉不公、包庇疑犯,又打傷受害者家人,引發民變騷亂,公安大樓兩層被焚。這是又一起襲擊警察的事件。香港《明報》發表評論,題目是《警方說詞疑點重重,政府信譽受考驗》。

評論寫道:"表面看,都可以「暴力襲警」一概論之。但仔細研究,卻發現兩宗桉件都疑點重重,公安的解釋不僅不能解人疑惑,卻有欲蓋彌彰、愈描愈黑之感。先說甕安的桉子,在封鎖消息3天後,公安終於出面說明桉情,指那名被家人懷疑遭姦殺的女中學生是在與朋友晚餐後散步時,突然跳河溺斃的,因此斷定是自殺。但公安卻無法解釋那17歲的花季女孩因何事如此想不開,要在與友儕共進晚餐月下散步之際,突尋短見?再看上海血洗警局之後,公安發布消息十分迅速,指凶手楊某曾於去年因在當地偷竊單車被審查過,今次是挾怨報復。但令人費解的是,按內地治安處罰條例,輕微偷竊的處罰最多是拘留10日,罰款不逾千元。人們不禁要問﹕楊某到底受到了什麼樣的審查,令他種下如此的深仇大恨,非要手刃警員而後快呢?雖然並不能根據上述疑點,就得出公安都是貪贓枉法的結論,但從近年來諸多報導可見,公安的誠信正遭遇嚴重危機。其實,從內地近年擾攘一時的高鶯鶯、黃靜等多個桉件來看,公安的結論一出,不論真假,往往被公眾嗤之以鼻,而反面的「煽動之詞」常不脛而走,成為星星之火。這種現象,值得主其事者重視。其實和陝西華南虎事件一樣,甕安的騷亂,反映的也是地方政府信譽的危機。"

《東方日報》則針對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日前表示對奧運"要用平常心來對待"發表評論,題為《平常心辦奧運,北京大徹大悟》。文章寫道:"以平常心辦奧運,這是中共高層領導人對奧運會的一個新提法,這與過往有很大不同,顯示出務實包容的一面。這種心態的轉變,也將對中國的政經局勢產生重大影響。自奧運申辦成功後,北京當局上下憋一口氣,誇下海口,要令本屆奧運會成為史上最成功、最完美的奧運會。這既有對北京第一次申辦奧運,因西方杯葛失敗的反彈,更有好大喜功的成分。北京希望將今屆奧運作為中國大國崛起的標誌,見證中華民族強大的光榮一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原本一屆普通的奧運會,被附加上如此眾多的政治負擔,北京自己給自己套上一個緊箍咒,也給外界可乘之機。……但奧運火炬在倫敦、巴黎的遭遇,以及西方政客以人權為由杯葛奧運的一系列動作,使北京高層最終明白,樹欲靜而風不止,光有一廂情願是不夠的,期望值愈高,失望度愈大。事實上,各種勢力對奧運的杯葛與破壞防不勝防,突發事件層出不窮,北京即使舉全國之力,也無法堵住所有的漏洞,更何況這些杯葛計劃與破壞行動,經過密室多年策劃與醞釀。如今,北京以平常心舉辦奧運,可謂大徹大悟,事實上是拋棄了那種好大喜功、絕對不能出問題的錯誤思想。指導思想的轉變,促使了北京在策略上作出改變。"

本文摘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