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0210 HK Presse

2010年10月2日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大陸新聞時關注的主要焦點還是釣魚島衝突;另外關注的還有在中國大陸已經實施30多年的一胎化政策是否會發生變化?

https://p.dw.com/p/PShI
9月18日,部分香港市民舉行反日遊行圖片來源: AP

"釣魚島何時回家?"

針對最近的中日釣魚島風波,香港《明報》刊登時事評論員劉銳紹的文章《中美日三國的釣魚島棋局》。文章寫道:"按國際做法,當某國能夠在某地顯示「有效管治」50年,國際法庭也會把此地當作該國所有。如今,釣魚島問題已39年了,中國還有多少時間呢?當然,中國不會把釣魚島問題交由國際法庭處理,但形勢逼在眉睫也是不爭的事實。人們不禁要問:「詹其雄回家了,釣魚島何時回家呢?」"

文章寫道:"其實,中國目前可打的牌已比以前多了,可謂俯拾即是,很多建議已在民間流傳。例如,中國可以鼓勵日資企業的工人強化工會,維護權益。深知政經關係的日本老闆鑑於本身的利益,也會向日本政府施加影響。又如中國增加轉向歐盟國家買貨,因為歐洲廠家一般都有技術轉讓,但日本廠家則沒有。又如中國繼續大量購入日本國債,較早時候一手巨額的日本國債已令日本嚇一跳,因為這將令日圓加快升勢,不利日本出口。最近,中國企業已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但必須打擊走私和暴利轉售),陸續有來的限售產品還可包括煤炭等原材料。日本企業收購中國煤炭,既是自用,但也有轉售圖利;中國如今可以自己賺,或讓同聲同氣的企業賺,同樣卡住日本的脖子。到了適當時候,再放手讓民間船隻大量到釣魚島去,官船隨後,看看日本如何對應。總之,中國的牌多的是,關鍵是用不用而已。"

文章接著寫道:"回過頭來看日本,在這次事件中也不是沒有得著的。日本政府雖然因為釋放詹其雄而備受指罵,但它卻建立了在釣魚島水域「執法」的事例,還促使美國重申釣魚島屬《日美安保條約》的涵蓋範圍內,日本這兩個目的都達到了。面對中國的壓力,日本也用了以退為進的方法,軟硬齊施,中國須懂得駕馭。"

美國仍是最大的得益者

文章最後寫道:"其實,中日較勁無論出現什麼局面,美國仍是最大的得益者。按目前形勢看,中日暫不會兵戎相見,而日本只會更依賴美國,中國也希望美國對日本有所制約,間接增加了美國的政治本錢。如果中日動武,美國也是利大於弊,因為亞洲兩大國開戰,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成績可能毀於一旦,「中國威脅」不再存在,而日本將更倒向美國。"

"一胎化政策"難有重大變化

《明報》本周還發表來自北京的消息,題目是《一胎化30年,政策難大變》。文章寫道:"當年當局認為「一胎化」政策可以避免老齡化和性別比例失衡這兩大負面效應,但現實證明這兩大負面效應都已出現。呼籲鬆動「一胎化」政策的學者指出,獨生子女的結果已造成不少負面效果:中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齡化危機,而且是「未富先老」,現在的獨生子女將面臨多名長者的贍養責任,令他們無力承擔;計劃生育政策使農村對男嬰的渴望更加強烈,以各種人為手段阻止女嬰出生,造成了嚴重的出生嬰兒性別比例失衡。據國家計生委的統計資料,近年出生嬰兒性別男女比例已超過120比100,個別農村地區甚至超過200比100。再過十多年,這將給中國社會帶來諸多不穩定因素。"

文章引述分析人士認為:"當局和生育學者認為,若全面放開生育限制,可能會帶來相反效果,所以更多地強調「優生」,即提高出生人口的整體素質。不過有政協委員反映,內地大城市的不少白領精英因觀念改變,經濟負擔重,准生都不想生。 "

摘編:李華(香港特約記者)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