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人的現代「牙意識」

2012年9月16日

中國人的牙齒保健一直是個問題。牙科保健落後,刷牙並不普及。牙疼也成為了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病。隨著中國經濟日益強大,這種狀況有所轉變。潔白的牙齒已經成為新中產階級一種追求。

https://p.dw.com/p/167Fb
圖片來源: Fotolia/RT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牙鑽的聲音,在中國也會令人毛骨悚然。65歲的李女士勉強張開了嘴。結石已經侵襲了她所剩無幾的幾顆真牙。其他的都是人造牙。她說:小孩們的牙齒都可以。他們的牙基本挺好,沒什麼問題。如果牙有點痠痛的話,馬上就來看。像我們以前,痠痛也就無所謂,也不會來看的。現在條件比以前好了。

上海的李女士到醫院去看牙病,這已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公共醫院裡面基本都有牙科。中國私人的牙科診所很少。相對來說,上海人享受著不錯的醫療保險。普通補一次牙大概只需補交約40人民幣。上海人去看牙醫在今天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哪怕他們得在醫院裡等上數個小時。刷牙在中國已經非常普及。一疊一疊的牙刷和牙膏整齊的擺放在超市的貨架上。

Zahnbürste und Zahnpasta
小孩子和刷牙從來就是"水火不容"圖片來源: Fotolia/dkimages

陳東(音)是這家醫院的牙科主任。他介紹說:上海目前來說,有大概50 到60家是綜合性醫院的口腔科來從事日常口腔門診。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社區的(醫療機構)。上海有600多家社區的。和人群的比例可以達到1比6000到7000。北京、廣州大致也都是這個程度。在第二線城市,整體上牙醫和人群的比例是1比20000左右。按照國外口腔科的經驗,一般牙醫和人群的數量應該達到1比2000到3000。這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比例水準。

Chi 120912 Zahn CN - MP3-Mono

中國農村看牙難

德國的這一比例是1比1000。也就是說,雖然上海的牙醫保健已經比中國其他地區高出很多,但離德國的水準還相差甚遠。中國政府2005年公佈了一份全國性的牙齒健康報告。指出,60%的中國人還從來沒有看過牙醫。每10名老人中,就有一人完全沒有牙齒。陳東指出:特別是農村地區非常缺乏牙醫:"我們在臨床上說,就是口腔醫療的可及性在農村地區非常之差。所以帶來了患者就診的不便。造成患者不願意到距離很遠的地方去就診。"

除此以外,中國大部分農村居民都只有非常有限的醫療保險。去看醫生經常要花很多錢。大部分人無法負擔鑲金牙或者做套假牙的費用。

醫療保健的缺乏是一方面,習慣又是另外一方面。以前中國人幾乎不注重牙齒健康。特別是生活在農村的老人,口中經常只殘留下一些細碎的牙根,牙縫隨處可見。就連許多生活於城市的人在牙疼的時候也更願意用鉗子自己解決。在農村,這也是許多滿天飛的"江湖牙醫"的差事。

Prothese im Wasserglas Gebiss Zahnprothese
許多人嘴裡的牙沒有幾顆是真的圖片來源: Fotolia/Michael Tieck

一口好牙增自信

與農村的情況相比,上海現代的牙科技術就好比來自另外一個星球。年輕人接受矯正牙齒的治療也非常普遍。13歲的吳仁迪(音)正在裝牙套。他此時的感覺有點奇怪。但"好多同學都戴牙套。大概有四分之一吧。"

牙醫陳東介紹說,雖然費用很高,但進行牙齒矯形的病人數目正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增長。吳仁迪的父親需要為孩子矯正牙齒支付12000元。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他覺得為了兒子的一口好牙,還是值得的。

"現在條件好了。另外現在也有這樣的條件能夠做。小孩子的牙齒保護意識也比較強。最大的作用是有一顆好的牙齒,對以後求職、自信心各方面都有好處。"

在孩子未來就業方面,中國家長沒有什麼不捨得花的錢。

作者:ARD 編譯:任琛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