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押寶於電動汽車

2011年4月21日

作為全世界最重要的汽車增長市場,中國政府押寶於電動汽車。但是,儘管政府雄心勃勃,電動汽車的產量與銷量都還受到許多制約。

https://p.dw.com/p/RJMU

針對正在進行中的上海車展,《南德意志報》4月20日報導說,「中國自己特別想促進的是電動汽車產業,政府將在今後10年為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技術投資110億歐元。到2015年,中國的馬路上會有10萬輛電動汽車,2020年至少會有500萬輛,其中一部分是電力驅動,按照計劃盡可能讓大多數車輛由中國自己生產。」

該報接著寫到:「面對中國推動電動汽車生產的速度,國際競爭者們可能會憂慮不安。可是,偏偏在中國,對於北京的計劃,人們只是疲憊地一笑。北京的汽車行業分析家鐘師說:『500萬輛?一生都達不到,有些領導或許正夢想彪炳史冊呢。』他認為,中國雖然在這個領域完全取得了進步,可是其工業的巨大欠缺隨處可見:中國的技術還落後於國際標準,生產車間太小,供貨商和人員也不可靠。」

該報還引述中國自由記者和市場觀察家賈新光的看法:「中國廠家急於求成,但是沒有人耐心去投資基礎研究和產品開發。」該報寫道:「甚至戴姆勒的中國夥伴比亞迪公司,長於電池研發,在有了名氣後才開始生產汽車。現在正面臨著失去自己領先地位的危險,因為外國的競爭者並沒有睡大覺,比如大眾公司到2018年將會在電動汽車領域名列前茅。」

該報指出,「中國人的一個問題在於,缺乏電動汽車充電所必須的基礎設施。顧客將會再三考慮,要是行駛距離明顯受到限制的話,是否還應該購買電動汽車。」

稀土的戰略優勢

該報還寫道:「然而在很多地方,大城市的政府部門為電動汽車促銷,並且像上海那樣用減價來吸引顧客。在北京,電動汽車的買主甚至在辦理汽車牌照時受到優待。這個城市從今年初開始每月限制燃油汽車的登記,因為馬路已經擁擠不堪。車主現在要想獲得汽車許可證,就得去搖獎碰運氣,每個月會有15萬人空手而歸。可是,誰要是駕駛電動汽車,馬上就可以得到車牌。

「分析家鐘師說,『在中國發展電動汽車是出於政治動機。中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進口石油,一旦出現石油緊缺,政府就要擔心國家不穩定的後果。』他認為,在中國大量進口石油的北非和中東那些國家正在發生的事情,對這種害怕更是火上澆油。所以,政府不想單純依靠私人產業,而是自己也建造一些電池和電動馬達的生產基地。」

該報認為,「在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領域,國有工業已經以15%的份額在中國市場獨佔鰲頭。但是,中國人最大的戰略優勢或許在於,他們在稀土開采方面處於主導地位。這種礦物質對於生產電動汽車必不可少的電池是不可或缺的。中國去年限制稀土出口時,在全世界引起了騷動不安。」

編譯:林泉

責編:洪沙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必然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