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敏感紀念日眾多的牛年

2009年1月24日

農歷新年在即,《法蘭克福星期日匯報》和《時代周報》對中國今年眾多敏感的紀念日可能帶來的影響發表了評論。

https://p.dw.com/p/GfJk
牛年快要來了圖片來源: AP

《法蘭克福星期日匯報》稱中國的牛年「將是一個經歷許多考驗的年頭」,「中國領導人要在自己的日歷上把一些日子劃上重重的記號,因為中國很認真對待周年紀念日,不僅政府這樣,政府的對手也這樣。」,該報在列舉了藏人起義50周年、「六四」鎮壓民主運動20周年和「五四運動」90周年後寫道:

「關鍵的問題是,在這些歷史周年的年頭,中國能否化解經濟和金融危機,因為世界工廠正受到強烈打擊。2007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取代德國成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年底時出口和國外投資顯著下跌。」

「共產黨的獨裁者至今通過經濟奇跡使自己獲得了合法地位。政府認為,經濟增長必須至少達到8%,才能創造新的就業崗位、解決農村人口湧進城市的問題、才能保證穩定。根據最新估計,2009年的經濟增長將明顯減緩,成千上萬家工廠將被迫關閉,數千百萬民工將被解僱。」

「二月初,民工新年探親從農村返回後,一些人將看到工廠大門封閉。甚至國家的新華通訊社也發表印刷品警告說,社會動亂的危險正在增多,因公民不滿而導致的群體事件數量將增加。"

《時代周報》也談到今年中國面臨幾個敏感的周年紀念日,繼而談到中國的民主化問題。在談到歐洲與中國在價值觀方面的分歧時,《時代周報》寫道:

"不同的看法可以任其存在下去,歐洲不能把自己的價值強加給中國,但是如果這些價值受到侵犯,歐洲也不能溜之大吉。至少那些在中國堅持維護人權的人士應該得到我們的聲援。但是,這樣對他們有幫助嗎?但無論如何,中國領導人對自己在西方的聲譽不會滿不在乎。在對我們寄予希望的人士中,我們享有好聲譽,我們不能對自己的聲譽持無所謂的態度!」

「西方和中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互相需要。沒有中國參與,就無法克服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繼續放慢,它就不得不擔心發生社會動亂。所以,2009年中國仍將竭力與西方共同消除危機。」

「這種互相依靠的意識在共產黨高層也在增長。2008年曾是宏大的中國年,是奧運之年,它展現了一個既炫耀自己、又內心不安的國家。對待批評,這個國家做出了類似受到侮辱的神經質反應。面對金融危機,中國完全有可能加速開放、加速接受國際責任。恰恰在2009年這個有多個棘手周年紀念日的年頭,存在著希望,當然,對於在中國受到責難的民權人士來說,這只是微小的希望而已。"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