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白鱘游弋在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

2011年6月23日

多麼壯觀的景象!在長度超過十二公里的展架上排列著27萬6千個玻璃容器,裡面保存著大小不同、形狀各異、色彩斑斕的動物。柏林的自然歷史博物館裡保存的是大自然進化過程的記憶。

https://p.dw.com/p/114BW
Der Sauriersaal des Naturkundemusseeums Berlin Anfang Mai 2005. Der Saal wird in den folgenden Monaten restauriert und umgebaut. Foto: Naturkundemuseum Berlin, 2005
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恐龍館圖片來源: Naturkundemuseum Berlin

博物館裡共有三千多萬件物品,使之成為展示世界物種多樣性的瑰寶。它囊括了矗立在一進門的寬闊大廳裡的巨大的恐龍、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細小的蚊子和各色小昆蟲,以及更多的科學家們剛剛發現的新物種。在這些動物中,有一件特別珍貴而奇特的標本:白鱘,也稱為中國劍魚。

自然科學家格希納‧施泰訥(Gesine Steiner)女士解釋說:"這條壯觀的白鱘是自然歷史博物館裡魚類收藏中最珍貴的標本之一。它是在大運河的下游發現的,接著在1880年柏林舉行的國際漁業博覽會上展出。之後它被送到我們這裡。"

Historisches Archivfoto des Chinesischen Schwertstörs. Copyright: Naturkundemuseum. Quelle: Yue Fu, DW/Karin Deckenbach
中國白鱘圖片來源: Naturkundemuseum

中國白鱘與德國科學家

這條不同尋常的魚是柏林的動物學家愛德華‧馮‧馬滕斯(Eduard von Martens)1861年在吳淞的一個魚販家裡發現的。這位科學家當時參加了一個普魯士的東亞考察隊,並第一次詳細地描述了中國白鱘:長1190毫米,它碩大的、能向前翻捲的嘴以及腮弓都表明它不吃浮游生物,而是更喜歡吃大一點的魚。它狹窄的額頭密密麻麻地布滿了電網般的感覺器官,使它能借此在長江的渾水中尋覓獵物,因為它那紐扣般細小的眼睛是看不見這些獵物的。白鱘的長鼻子對它起著類似平衡木的作用,避免它在張嘴的時候翻觔斗。在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檔案中,記錄著對中國白鱘的這些詳細的描述。

是什麼在150年前推動著這位柏林的動物學家,在遙遠的中國研究這條奇特的魚呢?格希納‧施泰訥女士認為:"一直以來都有人想要弄清楚這個世界是怎樣形成的,世界上的動物和植物是怎樣發展和演變的。這種對知識的渴求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需求,人類的蒐集熱情也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

Der renovierte Ostflügel des Naturkundemuseums in Berlin, aufgenommen am Montag (13.09.2010). Das Museum für Naturkunde in Berlin feiert mit der Eröffnung des renovierten Ostflügels von Montag (13.09) an sein 200-jähriges Bestehen. Dazu gibt es eine Sonderausstellung und ein pralles Festprogramm während der ganzen Woche. Foto: Robert Schlesinger dpa/lbnnull
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外觀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蒐集熱情與"物滿為患"

這種蒐集熱情將各種充滿傳奇色彩的寶貝帶到自然歷史博物館裡。該博物館200多年前在柏林成立。為慶祝成立周年,它舉辦了一個大型特別展,裡面展出了許多珍品,如18世紀的海蜇和珊瑚。這裡的館藏也是從這些海蜇和珊瑚開始的。此外還有幾千個精心製作的形狀和色彩各異的昆蟲標本,以及一些稀奇古怪的珍品,如雅各布(Jakob)。這是一隻非常罕見的馬島鸚鵡,它曾經是亞歷山大‧馮‧洪堡的家鳥。然而在製作標本的過程中,人們發現這位舉世聞名的自然科學家也有個小疏忽:雅各布事實上是雌性的,因此應該叫它雅各比(Jakobine)才對。

自然科學家們抑制不住的收藏熱情曾一次又一次使得博物館的藏品數量達到了其容量的極限。早在1889年,博物館裡的藏品就已經"物滿為患"了,格希納‧施泰訥女士說道:"在那段時間,許多的研究人員出外考察,每次都帶回來新的收藏物品。從某個時候開始,博物館裡就滿滿的到處堆著東西,然後就發生了一件大事:一頭放在走廊中間進行標本製作的海象擋住了館長的路。當時他就大發雷霆: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藏品都快要把房子撐開了!我們需要修建一座新的博物館大樓。"

Mehr als 270 000 Tiere stellt das Naturkundemuseum in Gläsern zur Schau. Copyright: Naturkundemuseum. Quelle: Yue Fu, DW/Karin Deckenbach
博物館新的東側展廳裡放眼望去全是擺滿了動物容器的展架圖片來源: Naturkundemuseum

吸引眼球的生命資料庫

就這樣,自然歷史博物館1889年搬進了一座寬敞的新大樓,而且正好位於動物園市區。當然,蒐集的熱情並沒有因此而終止。在博物館成立200周年的時候,新的東側展廳也落成了。在它的一層展廳,大約有30萬個動物首次向觀眾開放,它們被裝在玻璃容器中製成能永久保存的標本,為此一共用了80噸酒精,其中包括那條中國白鱘。這些收藏對參觀者來說是美麗的圖畫,可以大飽眼福,它同時也是吸引全球科學家的一塊磁石。

"這些收藏實際上是一個關於生命的文獻庫,也是個資料庫。"格希納‧施泰訥女士解釋說:"例如,當一名中國科學家認為,他發現了一種新的魚類或者新的蟹類,他就需要有參考資料。如果他不是很肯定所涉及的是哪一種蚯蚓,那他就可以看看,我們館裡有沒有這種蚯蚓的模式標本,以便進行比較:自己的發現看上去跟標本是否一樣--或者是真的發現了新的種類。"為此,自然歷史博物館會將自己的資料寄給全世界的科學家,或者他們來柏林,在博物館裡進行這種比較研究。

地球上的物種多樣性瀕臨滅絕得越多,這個生命資料庫就顯得越發重要。遺憾的是,中國白鱘也是如此,它被列入了受到嚴重絕種威脅的物種名單中。儘管現在它在中國也受到保護,但實際上它已經被認為是無法搶救的了。因為白鱘必須遷徙,而長江上游城市宜賓附近日益增多的大壩將白鱘與其產卵場所隔絕了。此外,河水的污染以及頻繁的捕撈也破壞了它的生活基礎。因此,這種給人深刻印象的中國白鱘在不久的將來,大概就可能只會游弋在柏林自然博物館的玻璃容器裡了。

作者:Karin Deckenbach 編譯:易木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