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盜版產業猖獗 德國企業叫苦不迭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5月18日

全球最知名的咨詢公司之一的柯爾尼咨詢公司(AT Kearney)提供的報告表明:過去的幾年,因為中國方面的產品盜版和專利侵權給德國公司造成了約200-250億歐元的損失,這將成為德國企業在華投資最大的風險之一。要知道這些年來,德國企業在華的直接投資沒超過200億歐元。

https://p.dw.com/p/6f6N
50萬張盜版碟,彈指一「灰」間

柯爾尼是全球領先的高價值管理咨詢公司,成立於1926年,他們的5000名員工分佈於37個國家的60多個城市,全球化、企業轉型和產品戰略是他們重點研究的對象。該公司周二在杜塞道夫的報告稱,長期以來,中國方面不僅僅是簡單的仿製一些日用消費品然後廉價的銷售,同時,他們也在複製一些複雜的生產要素比如說機器。

因為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德國企業為此所蒙受的損失超過了200億歐元,中國市場對德國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甜蜜的陷阱」。有超過56%的在華投資的全球性企業認為他們的產品專利受到了傷害。儘管中國方面已經表示目前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已經比以前做得好很多了,並且承諾會在該領域繼續做出努力,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如果要真正達到西方的標準,中國至少要花費10年或者更多的時間。柯爾尼咨詢公司敦促德國企業加強在華的自我保護意識,並且合理的估算成本回報率。

在中國,盜版已經形成了一種「產業」。憑借地方網路以及與決策者的私人關係進入中國將是非常好的方式,而這種方式的作用在西方國家則往往被低估,許多德國企業必須熟悉中國當地的各種風俗以有效的抑制其產品專利在中國被損害。因為在中國,很多涉嫌傷害智慧財產權的產品被允許在市場內銷售,而這些市場往往是由當地政府所經營的,你打擊了當地的盜版的同時,實際上也打擊了當地的經濟。

因此有專家指出,中國打擊盜版不力的一個誤區在於:並非法制不完善,而是力度不夠。在中國,存在著大量的機構用戶盜版現象,大多數的政府用戶或者企事業單位使用盜版。盜版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獨特的利益集團,而地方保護主義的庇佑則使得「盜版集團」茁壯成長,智慧財產權局、工商局和版權局沒有一個能真正的做到對盜版企業給予致命的打擊。

歐盟的委員會近來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不利,已經大大損害了不少出口國的利益。其實歐盟和德國並不是僅有的受害者。因為盜版問題,美國每年在中國的損失高達600億美元,他們甚至表示要向WTO提起控訴,要求中國加重刑事處罰的力度來杜絕侵害智慧財產權的行為。不過看起來打擊盜版在中國依舊是任重道遠,正如盜版商所言:〔盜版〕有做毒品的利益,卻沒有做毒品的風險,何樂而不為?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