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看歐盟:有缺陷的巨人

Matthias von Hein,樂然2015年8月29日

歐盟的貿易實力令人矚目。但在政治天平上,其份量還未能得到足夠體現。在與歐盟國家打交道時,中國因此失望地將重點放在與歐盟成員國的雙邊關係上。

https://p.dw.com/p/1GLeA
Mögliche Handelsbeschränkungen der EU für Importe aus Chin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自2013年以來還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尤其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北京把目光瞄準了擁有5億消費者的歐盟。雙方日貿易額超過10億歐元。歐盟也因此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不過,不管歐洲作為經濟夥伴對中國有多重要,處於中國外交關係中心地位的仍是美國,這也是因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

18.08.2015 DW MIG Schmieding
歐中關係主要體現在經濟層面圖片來源: DW

"有缺陷的巨人"

在中國眼中,歐洲的形象主要是積極的,但頭上的光環卻在褪色。歐洲常被人形容為"經濟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而中國社科學歐洲問題專家裘元倫卻認為,這樣的看法已經過時了,因為歐盟的競爭力在倒退。這位來自北京的教授評價說,今日的歐盟只是一個有缺陷的巨人。

2003年,歐盟和中國將雙方關係提升到"全面戰略夥伴"地位。這是中國外交關係的第二個高度。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中國問題專家顧德明(Francois Godemont)指出,在實踐中,這種夥伴關係主要體現為頻繁的互訪:"除了每年的峰會外,還有70、80個例行論壇。"為此需要投入很多人力。中國外交部歐洲司有約160名員工,中國駐歐盟使團約70人,中國駐歐盟大使相當於副部長級別。

歐盟並非名副其實的戰略夥伴

Chinesischer Premier Li Keqiang mit EU-Kommissionspräsident Juncker und Donald Tusk
歐中每年都舉行峰會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J. Thys

但在中國方面看來,歐中"戰略夥伴"關係有一個重大缺陷:對北京來說,歐盟並非一個名副其實的戰略夥伴,這主要歸因歐洲人自身,歸因於歐洲缺乏團結。歐洲問題專家裘元倫指出,歐盟在貿易領域遵循共同的政策,但在政治和社會問題上並非如此。談到歐洲人與中國人傳統的衝突點,裘元倫向德國之聲表示:"比如在人權方面,歐盟每一個國家對中國有不同的看法。在這樣一個很複雜的情況下,中國方面自然會比較願意聽到對中國較友好的那些國家的評價。"有人因此諷刺道,歐盟並非有一種中國政策,而是有29種:每個成員國一種,外加來自布魯塞爾的政策。裘元倫很外交地評論說,他認為如果布魯塞爾作為一個整體跟中國達成協議更好。他說:"當然中國也非常重視跟歐盟每一個國家,尤其是跟重要國家的來往。重要國家當然包括德國、法國、英國等等。"此外,他接著說道,如果中國在柏林取得突破,就有助於在布魯塞爾達到更大的成就。

重要的決定並非在布魯塞爾做出

China Peking Besuch Federica Mogherini
中國和歐盟之間對話頻繁圖片來源: Reuters/Kim Kyung-Hoon

柏林和北京之間的關係確實格外密切,這也是源於經濟方面的動力。與德國的貿易佔中國與歐盟貿易的近40%。中國與德國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同樣也與法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了這一關係。而德中關係的特別之處在與政府間磋商機制。兩國每年交替在德國和中國舉行囊括雙方幾乎所有內閣成員的磋商。德國只和其他8個國家有這樣高規格、高頻率的論壇。中國問題專家顧德明(Francois Godemont)雖然對這一交流的價值表示肯定,但也表示,這是一種對布魯塞爾的削弱,因為"重要的決定和重要的對話看起來在別的地方進行"。

他說,總體而言,中國奉行實用主義。北京每次都尋找最符合其利益的對話夥伴,但這絕非反歐盟,而是雙邊對話經常更能夠達到目的。這位來自法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說:"中國和權力中心直接協商,其對象常常是一些國家。"此外,歐盟的決策機制也非常複雜。和成員國單獨合作比和歐盟合作容易得多。

有時,中國也打多邊牌,但並不一定是和歐盟。比如中國就和16個中東歐國家舉行了自己的峰會,這其中就包括歐盟的幾個東歐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