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經濟過熱,軟著陸困難重重

2006年6月28日

最新數據表明,中國的經濟仍然過熱。投資增長過快,對出口的依賴性加大,刺激內需消費未見成傚尤其令人擔心。新蘇黎世報從金融的角度分析了中國經濟難以軟著陸的原因:

https://p.dw.com/p/8gsR
經濟過熱,天氣也過熱圖片來源: AP

「今後幾個月就可以看出,中國中央銀行最近試圖控制貨幣增長的做法能夠獲得成功。五月底貨幣流通量增長了19.1%,明顯高於北京希望只增長16%的目標。根據過去經驗,專家們懷疑這一本來就十分有限的措施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按照最新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大多數商業銀行必須把相當於貸款總額8%的資金作為後備存放在中央銀行,而此前的規定為7.5%。但每月180億至200億美元外匯的湧入提高了這些銀行的後備金總數,按照中國的貨幣制度,商業銀行必須把流入中國的外國資金在央行兌換為人民幣。

這些資金流入的後果是中國各商業銀行在今年頭幾個月大量投放貸款。本來北京規定,今年全年未收回的貸款總額只能增長3100億美元,但今年頭五個月新發出的貸款就達到2200億美元。很多錢流向房地產業,在上海北京等人口密集地區形成了千真萬確的投機泡沫。政府對這樣的投機滿腹狐疑,因為投機的數額越大,在經濟政策上實現『軟著陸』就愈加困難,而軟著陸始終是政府的目標。此外,在大型商業銀行前一段時間克服不良貸款剛取得一些成就之後,又出現了貸款壞帳增加的現實危險。」

為了使過熱的房地產業冷卻下來,剎住狂飆式的經濟增長,中國政府準備對房地產業的外國投資加強控制。七月以前,可望頒布新規定。南德意志報寫道:

「長期以來,中國努力遏制房地產投機,但至今收效甚微。政府特別擔心國際投資銀行和房地產基金加大投入。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數字,外國金融機構去年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共投資34億美元,但這一統計數字可能並不完整,因為自國際社會討論人民幣匯率過低的問題以來,已有數十億美元流入中國,其中一大部分存放於房地產市場。

自從前幾個月高級辦公樓的價格大幅上漲以後,花旗銀行集團、摩根斯坦利和其它一些投資機構宣佈將提高在中國房地產領域的投資總量。一些德國基金也在中國尋找合適的投資對象。慕尼黑一家房地產基金為購買西門子在北京市郊的一處房地產談判達數月之久,項目在最後一刻失敗,因為外國基金沒有用貸款支持投資的可能,貸款只要達到一定規模,就必須獲得北京中央銀行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