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3007 Presseschau

2010年7月30日

中日兩國政府決定,就共同開發東海天然氣氣田問題重開談判。這片氣田處於雙方均聲稱擁有主權的海域。《新蘇黎世報》認為,如果中日就此問題達成協議,就等於「拆除了兩國關係中最危險爆炸物之一的引信」:

https://p.dw.com/p/OXtw
中國的「春曉」 日本的「白樺」圖片來源: AP/Kyodo News

"中日兩國海上經濟區的邊界走向沒有解決,這是兩國關係中最危險的爆炸物之一。中國堅持自己擁有開發東海寶藏的權利,其中包括開發經濟上重要的天然氣氣田,開發權一直延伸到大陸架末端,接近日本的沖繩島。

但日本堅持海上經濟區應為二百海裡,並按照此原則在中間劃界。這樣,中國稱為'春曉'、日本稱為'白樺'的氣田,正好處於分界線上。中國目前在自己的一側開采,日本提出抗議,日本政府擔心,日本一側的天然氣也被中國開采。

雙方的衝突以激烈的形式表現出來。2005年前後,日本小泉純一郎執政、兩國外交多年處於冰封狀況時,中國甚至派遣軍艦到春曉海域,向鄰國日本挑釁。2008年,雙方雖然試圖以首次簽訂的天然氣協議為'戰略夥伴關係'奠定基石,但並沒有能完全平息海上風波。今年二月,日本政府指稱中國違約,並威脅要在國際海事法庭狀告中國。

不過,兩國對擴大經濟關係都懷有很大興趣,這使兩國政府很快重新回到談判桌旁。日本想保障自己的企業在興旺的中國市場上獲得良好條件,通過放寬對中國遊客的簽證規定促進日本旅遊業發展。中國則希望能更容易進入日本市場,最近也希望自己的企業在日本的投資條件能得到改善。"

建立東亞三國經濟區並非易事

《新蘇黎世報》同時注意到,日本內閣周二決定,加速自由貿易區的談判進程。日本希望以歐盟從能源聯合體發展到經濟共同體的歷史為榜樣,建立日中韓東亞三國經濟區,《新蘇黎世報》認為,"這一計劃實現起來沒有那麼容易":

"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政治緊張關係一再給共同的經濟利益投下陰影。最大的問題之一仍然是日本越來越把中國視為政治競爭對手和軍事威脅。這一壓力甚至促使首次執政的日本民主黨上台後僅幾個月就改變開始時反對與美國結盟的態度,考慮繼承前任政府與美國建立軍事聯盟的立場。日本政府甚至考慮正式拋棄日本在核武器方面的'三不'外交原則:不擁有 、不生產、不引進核武器。

日本報紙《朝日新聞》一篇未經證實的報導說,日本政府的一個委員會想建議日本放寬武器出口的禁令,此外,還尤其要允許美國核艦艇訪問日本。日本新政府承認,過去的一紙秘密條約就曾促成了這樣的訪問。"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編譯:王羊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