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亞洲巨人的賽跑

2010年12月9日

中國與印度兩相比較,似乎專制比民主更有利於經濟發展。但著名經濟學家巴格沃蒂認為,中國的專制優勢只是暫時的,早晚會成為"嚴重的障礙"。

https://p.dw.com/p/QTwu
印度總理辛格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圖片來源: UNI

《德國金融時報》12月8日刊登哥倫比亞大學經濟與法律教授、紐約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賈格迪什 • 巴格沃蒂(Jagdish Bhagwati)的文章,對中印兩國的發展進行了比較和預測。

文章開門見山地提出問題:"中國會在不確定的時間裡比印度增長得更快,還是印度不久會超過中國?"

作者認為,事實上,中印兩國之間的"競賽"可以追溯到1947年,當印度獲得獨立,民主成為"深刻的標誌",而中國"在毛澤東成功之後轉向了共產主義"。"人們估計,這兩個'睡著的巨人'早晚會從打盹中醒來。……

"但是,這兩個巨人仍然繼續睡覺,中國睡到80年代,印度睡到90年代。由於兩個國家都擁有起反作用的政治框架設置,導致其投資的努力失去效益。"

作者寫道:"經過逐步地對其低效的政治框架條件進行解構,進行有利於'自由主義'的改革,這兩個巨人開始向前邁進,賽跑終於開始了。中國似乎又略勝一籌,這個國家增長更快,因其政治框架條件迅速改變,要比在民主制下變得更快。可是,有充分的理由設想,中國的專制優勢不會持久。

專制會成為"嚴重的障礙"

"首先,儘管在專制下能夠加快改革,它也會成為嚴重的障礙。多年前,當毛澤東和周恩來都還活著的時候,哥倫比亞大學蘇聯問題專家帕德瑪 • 德賽(Padma Desai)被問到中國的未來增長前景,她回答說:那要取決於毛和周誰先死。她的意思是,在頭重腳輕的制度下,增長的路徑是無法預料的,因此是不會穩定的。"

作者接著寫道:"此外,我們通過其它國家的經驗得知,而且現在從中國本身也知道,隨著(經濟的)日益增長,政治抱負也被喚醒。對此,中國當局會以更大的打壓來回應,甚至超過打壓異議人士和法輪功,從而製造不一致和內部破裂呢?還是會順應人們的要求,加強向民主的方向邁進?"

作者認為,中國的"專制政治"無法從與軟體相關的產業創新獲益,因為後者是"傳播不同觀點的工具,會擺脫極權控制的。一位聰明人評論說,電腦和中共(PC與CP)互不相容。中國的增長最終將依賴於外部市場的利用,在一個日益重視民主和人權的世界,(專制)是缺乏抵抗力的。在這樣一個世界裡,可以預計,圍繞中國出口的爭論和問題會持續下去。"

文章指出,中國的前景也面臨"經濟因素"的不利影響。"由於獨生子女政策,以及迅速增長的地區缺乏相應的基礎設施(包括住房),勞動力將會緊缺,薪水會增長。

"基於迅速的經濟增長,勞動力需求的迅速增長則推動薪水的上漲。就是說,當資本積累遇到勞動力緊缺,增長減慢之後,中國又回到'凡夫俗子'之列。"

作者最後寫道:"與此相反,印度具有一個更加充足的勞動力供給,以及更加有利的人口特徵,在印度的投資率上升時,不存在勞動力的缺乏。因此,印度將會像最近20年的中國那樣發展。"

摘編:林泉

責編:樂然

(以上內容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不必然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