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人與家與國——柯爾葬禮之爭

2017年7月1日

德國前總理柯爾的葬禮於周六舉行。此前,家人和官方圍繞葬禮的紛爭不斷。以往的過節和傷疤被揭開,引起的關注度超過了對這位政治家歷史遺產的紀念。

https://p.dw.com/p/2fZQ2
Deutschland | Portrait von Helmut Kohl im Kanzleramt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NurPhoto

(德國之聲中文網)一位剛過世的政治偶像、一位年輕的寡婦、關係疏遠的子女、富有爭議的政治後繼人、一場有關歷史遺產解釋權的鬥爭--這些素材足夠莎士比亞寫一部戲劇了。圍繞已故德國總理柯爾的葬禮,一場紛爭已經爆發,政治和情感負載都無比沉重。

Moment of remembrance for Helmut Kohl
德國之聲全球論壇致哀 圖片來源: DW/P. Böll

梅克爾曾被稱為"柯爾的小姑娘",這個稱呼至今仍被廣泛引用,因為它形象地概括了兩人之間複雜的關係。

柯爾與梅克爾

據《明鏡》周刊之前報導,當年的"小姑娘"、如今的基民盟主席、聯邦德國總理梅克爾不能在葬禮上講話。

在2002年柯爾退出政壇後,他與梅克爾的關係就明顯變冷。在基民盟(CDU)政治獻金醜聞中,梅克爾曾說,柯爾所承認的一些做法損害了黨的形象。圈內人士認為,這句話標誌了柯爾時代的結束。不久後,梅克爾就成為基民盟主席,而後又成為聯邦總理。

DW Deutschland wählt – Das Interview – Folgenbild Merkel
聯邦德國總理梅克爾

2010年柯爾80歲生日時,梅克爾還去拜訪過他,對他的功績公開表示感謝。梅克爾說,如果沒有柯爾,成千上百萬像她一樣1990年生活的前東德的人的命運將會是完全另外一個樣子。儘管如此,柯爾仍不能原諒梅克爾。柯爾是個"記仇"的人,據他的遺孀說,柯爾多次拒絕了讓梅克爾在自己葬禮上致辭的建議。

柯爾夫人--遺產管理者

在如何公開悼念的問題上,不讓梅克爾致詞並不是柯爾的遺孀麥珂‧柯爾‧雷希特(Maike Kohl-Richter)以亡夫的名義作出的唯一引起爭議的決定。比柯爾小34歲的雷希特是在柯爾當政的最後幾年裡與他相識的。

柯爾的妻子漢娜羅爾(Hannelore)去世幾年後,2008年柯爾與雷希特結婚。柯爾的家人沒有參加婚禮,證婚人是媒體大亨柯爾西(Leo Kirch)和《圖片報》主編迪克曼(Kai Diekmann)。幾年前一次意外事故後,柯爾不得不坐在輪椅上,也幾乎不能講話。他的夫人就成了他的翻譯和代言人。

柯爾‧雷希特是柯爾政治遺產解釋權的護衛者。梅克爾則是柯爾政治上的繼承人、修復者和後柯爾時代政策的設計師,這一政策的基石是柯爾最大的功績--實現兩德統一。

Maike Kohl-Richter
麥珂‧柯爾‧雷希特(Maike Kohl-Richter)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D. Roland

在與德國政治的第一場較量中,柯爾‧雷希特似乎敗下陣來。梅克爾將作為德國政府首腦在柯爾的葬禮上致詞,將發表講話的還有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法國總統馬克宏和美國前總統克林頓。

柯爾希望(據他的遺孀稱)在自己葬禮上發言的一位嘉賓卻得不到講話的機會,他就是匈牙利總統奧爾班。柯爾是在蘇聯解體後的日子裡結識當時帶有自由派理念的青年政治家奧爾班的,並對他給予了扶植。兩人一直保持著私人的友誼。

Viktor Orban / Ungarn / Parlamentswahl
匈牙利總統奧爾班圖片來源: Reuters

然而就是這個奧爾班,目前卻因其威權式的執政作風受到廣泛批評,被認為與柯爾的精神遺產格格不入。奧爾班公開表明的反歐盟立場和他在難民政策上的不合作態度,使他與歐洲一體化的思想形成強烈反差。而柯爾‧雷希特本人也曾表示,在斯特拉斯堡舉行的柯爾葬禮要傳達的一個理念就是歐洲的統一。

葬於中立地帶

除了有沒有奧爾班出場,葬禮舉行的地點也是一個令人意外之處。與德國歷任總理的傳統不同,7月1日舉行的柯爾的葬禮不是一場聯邦德國的國葬,而是一場歐盟官方名義下的悼念儀式。這在歷史上還是頭一次。這是為了紀念柯爾為歐洲統一所做出的貢獻,包括德國的統一、他對歐洲一體化和建立貨幣聯盟作出的努力。

Deutschland Ludwigshafen Grab von Hannelore Kohl
柯爾的妻子漢娜羅爾(Hannelore)之墓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U. Anspach

柯爾的落葬地不是他的第一任妻子長眠的家庭墓地。在斯特拉斯堡的悼念儀式後,柯爾的遺體將被運往德國施派爾大教堂,在那裡舉行告別彌撒後,葬入大教堂墓地。

雖然一些人批評這種違反慣例的做法與柯爾作為前總理的身份不符,但選擇施派爾並不是偶然。柯爾的家鄉路德維希港離這裡不遠,柯爾生前也與這座歷史名城頗有淵源。1998年柯爾卸任總理一職後,聯邦國防軍為他在施派爾舉行了傳統的隊列告別儀式。

家庭紛爭的陰影

柯爾不與第一任妻子漢娜羅爾葬在一起,是否有具體的家庭原因,人們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柯爾與兩個兒子間的關係十分緊張,他的遺孀與繼子的關係也不好。柯爾的長子瓦爾特在父親死後帶著兒子前往幼時舊居,卻被繼母拒之門外的場面都被拍了下來。柯爾‧雷希特的律師事後否認當事人是惡意拒絕繼子進門。

Hannelore Kohl und ihre Söhne Peter und Walter
柯爾的第一任妻子與兩個兒子瓦爾特、彼得(攝於1975年)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我只能對他的過世、對發生的一切表示震驚和悲哀",瓦爾特‧柯爾後來對在場的一名記者說:"我父親與周圍許多人都斷了聯繫,包括他的孫輩,孩子們對無法接近自己的祖父感到很難過。"

在德國官方本周在柏林為柯爾舉行的悼念儀式上,聯邦議院議長拉莫特(Norbert Lammert)回憶道,矛盾和爭議一直就是柯爾個人魅力的一部份。"他的凝聚力和他的分化力量是出了名的,不論是在黨派之間還是在聯盟黨內部。"而這也造成了不少傷害--對他人,也對他自己。

但人們不得不對柯爾的政治功績予以肯定。"我們國家能在一個自由、安定的歐洲和平地實現統一,主要要感謝他",拉莫特說,雖然柯爾作為個人讓人非愛即恨,但他的政治遺產卻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Maximiliane Koschyk, Sertan Sanderson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