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今天的德國校園有多安全?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7月3日

周三,正當德國警方發布關於中學生暴力的調查報告時,巴伐利亞的一所中學裡發生槍擊事件給報告又添沉重的一筆:一名16歲的男孩在擊傷女老師後,在同學面前開槍自殺。校園裡的暴力已不僅是小打小鬧了。

https://p.dw.com/p/3oOp
校園槍擊事件給孩子們留下的印跡圖片來源: AP

德國聯邦刑警局本周三提交了一份針對學校暴力的調查報告,其結果發人深省:造謠中傷,辱罵同學,身體傷害,集體暴力,搶劫及盜竊同學的財物等現象在學校中已經不再罕見。犯罪學教授勒澤爾對1200名七至八年級的中學生進行了調查。他介紹了調查結果:

「在最近半年中毆打過同學的學生佔47%。而每周至少一次踢打同學的學生佔5%。我們應該將注意力放在這一小部分人身上。他們經常性地欺負和毆打同學,同時也對同學進行口頭和心理的侮辱。使用凶器則是目前學校中最嚴重的暴力。而使用凶器的人容易濫殺無辜,也容易自殺。4%的學生承認曾用凶器威脅過同學。將近1%的學生承認經常性地使用凶器。」

勒澤爾稱這一小撮人為「惡少」。這些學生中的80%在學校裡有過暴力行為。每三個學生中就有一個是這批人的經常性受害者。尤其是那些弱小的學生,那些不合群的學生和那些不願與他們同流合污的學生更是這些「惡棍」的欺辱對象。這些所謂「惡少」大多數脾氣暴躁,喝酒抽煙,並喜歡看暴力錄像。他們成群結伙,並且與社會黑勢力有接觸。

使他們成為惡少的原因並不是孩子的民族出身,而是孩子父母所做的榜樣。對孩子起壞作用的因素越多,他們成為「惡少」的可能性就越大。勒澤爾說:

「許多十四,五歲的孩子已經犯過一些小罪,比如偷商店的東西等等。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情況會逐漸好轉。一般到18歲以後小型犯罪現象就會消失。但在惡少當中犯罪現象保持比較穩定,一般不會自行消失。他們成年後墮落成罪犯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進行身體傷害的一般都是男孩子,而對同學進行口頭侮辱的女生與男生的數量不相上下。很多因素在這裡起決定性作用。如果學校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不關心,對逃學現象不採取措施,或者對學生採取放任態度的話,則很可能造成這樣一批惡少。勒澤爾認為,很多教師對此並沒有清醒的認識。

學校暴力大多數發生在校園裡或者上學的路上。令人十分擔憂的是,極端行為的學生數量在不斷增加。專家認為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以防止情況的繼續惡化。勒澤爾說:

「如果學校,學生和家長能夠成功地配合,改善學校的學習氣氛,老師和家長能有相同客觀的教育觀點,並盡早地推廣衝突調解員計劃和促進學習計劃,對學生中的不良行為及時加以譴責等等,我們就有希望阻止壞勢頭的發展。」

僅靠警察局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僅靠宣傳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學校暴力問題只能依靠全社會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