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何清漣專稿:中國企業海外併購難,政治信任缺失是關鍵

何清漣2005年8月2日

儘管中國政府為本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不計血本的鼎力支持,對於被併購的海外企業來說,中國企業在併購時開出的價碼與現金交易方式均非常誘人。但海外併購之途卻非高價位這把利斧就能砍開。

https://p.dw.com/p/6z6f
海爾集團躋身國際市場圖片來源: AP

而中國企業為什麼必須以高價作為競爭策略?這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是中國企業自身條件所侷限。在國際企業界看來,中國企業管理效率低下、產品價格低廉,並且有著與西方國家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當中國企業試圖進行海外收購時,被收購公司的管理層、員工甚至當地政府,都不能完全信任作為收購者的中國企業。在任何併購中,只要一遇到來自西方國家的競爭性收購對手,中國企業即刻處於下風。為了爭取更多的支持,中國企業只能通過提高報價來與對手抗衡。且不談中海油收購優尼科這類涉及資源安全的項目,即使不涉及資源安全與經濟安全的項目,中國也必須以高價位來增加籌碼,比如在海爾與Ripple Wood基金爭購美泰克一案中,中國企業報價比競爭對手高14%。而上汽集團收購雙龍汽車則遇到被收購方員工和工會的壓力。

其次則是因為中國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的劣勢。較之前一點,這個因素甚至更關鍵。這一點,中國政府對國內人民解釋為美國霸權主義及歐盟等國「害怕中國崛起」,但這只說對了一半,因為這一解釋並未說明美歐等國為什麼害怕中國崛起。

在民主世界範圍內,包括許多已經實行了民主制度的發展中國家與亞洲國家,這些年參與海外併購熱潮,從未遇到中國企業類似的麻煩。當年日本在美國近乎瘋狂的兼並,也未引致美國啟動安全審查程序。即使法國近年來與美國諸多齟齬,但法國巴黎銀行旗下的美國西部銀行於今年6月以13.6億美元收購美國聯邦商業銀行,並暗示此次收購目的就是希望借聯姻擴大規模,抵禦美國金融巨頭的入侵,依然未遇到任何阻力。這說明一點,民主國家範圍內的互相併購,並不容易引起政治聯想與擔憂。

但遇到中國,情況就很不一樣。中國政府內政不修,人權狀態惡劣,社會矛盾重重。外國儘管未能全部明了其中內情,但揭開的一角已經足夠駭人視聽。這種政治文化的隔閡並不是通過經濟交往就可以消除。自1988年以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因經濟安全拒絕批准或者收購方在審查壓力下主動放棄的只有三起案例,但這三起案例都與中國公司有關。如2003年香港和記黃埔欲聯手新加坡電信收購美國的環球電訊,但未被CFIUS接受,和記黃埔被迫宣佈放棄。原因很清楚:通信業與能源業都屬於國民經濟的命脈行業。通信業在實現普遍服務的同時,也承擔著推進經濟、社會訊息化進程的重要使命,而一些尖端的高科技通信手段更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和戰略意義。在中國方面看來,和記黃埔披上了「港資企業」外衣,並非中國國有企業,但美國方面卻深知李嘉誠與中共之間的連體關係。也知道中國當局一介入電訊產業,就意味著中國在美國推進了一匹「特洛伊木馬」,電子監控系統「金盾工程」的觸角將延伸至美國境內,美國不復再有訊息安全。

世界各國本來就在觀察:一個連本國人民基本人權都未能保證的威權國家崛起,是否能為世界帶來福音,而中國少將朱成虎前不久發出的核威脅,正好將中國政府信誓旦旦不斷聲明的「和平崛起」承諾毀得乾乾淨淨。而世界通訊業鉅子開展中國業務,竟然與中國合作「開發」出備受道德指責的尖端監控技術──金盾工程。這些事實說明,專制的中國一旦獲得世界尖端技術與資源,將如虎添翼,用來為惡的可能性遠遠大於用來行善。在此情況下,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防患於未然,不讓老虎將吃人的牙齒磨得更為鋒利,完全有此必要。

這種政治信任缺失,恰好是中國企業併購海外資源企業的基本障礙。但這種政治「歧視」,恰好是中國政府最不願意向中國人民說明的「軟肋」,因為這會嚴重動搖中國人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心」。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