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促人民幣升值,美國發出強硬警告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5月19日

美國財政部長在本周二向美國國會提交的一份報告中,向中國發出了一個6個月內的「最後通諜」,即人民幣若在該期限內不採取浮動匯率政策,財政部的下一次報告可能將中國政府正式定義為「匯市操縱者」,從而滿足對中國採取貿易制裁措施的法律前提。

https://p.dw.com/p/6fNP
人民幣到底多值錢,美國人說了算?圖片來源: AP

美國財政部長斯諾5月18日提交給國會一份「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稱人民幣升值的外部經濟條件已經成熟,中國政府應該立即採取措施,使人民幣升值。斯諾在報告中說,中國的匯率政策對於中國自己和它的貿易夥伴以及世界經濟增長來說,都是一個風險。不過,報告並沒有再指責中國政府有意操縱人民幣匯率,而只是要求中國政府在6個月內調整人民幣值。

斯諾當天還在華盛頓公開表示,既然中國已就人民幣匯率體制改革進行了充分準備,就沒有理由再推遲這一進程。他表示,「現在已經到了人民幣升值的合適時機」。斯諾還說:「我們不是要求(中國)立即放開匯率和完全將資本市場自由化,因為這樣做將是一個錯誤,中國的銀行業對此還沒有準備好。」斯諾還補充道,美方要求的是中國在適當的時間採取一個向匯率完全開放順暢過渡的措施。

稍後,美國財政部一位高級官員又補充道:如果人民幣只升值5%,恐怕不能滿足國會,也不能令國會內日漸升高的保護主義呼聲減弱。很多經濟學家都認為,人民幣的小幅度升值不足以平衡美中貿易,而匯豐銀行(HSBC)首席經濟學家簡世勳(Stephen King)甚至預測,即使是人民幣升值幅度為25%,也不會根本改變美中貿易的現狀。

中國自1994年起將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固定在8.25:1的水準左右。緊盯美元的匯率體制使得在美元逐漸貶值的趨勢下,中國向世界出口的本來就具有價格優勢的商品更加便宜,而反過來美國向中國出口的商品則越來越貴,其結果便是兩國的貿易逆差越來越大,2004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高達1610億美元,創歷史紀錄。在北美和歐洲兩大經濟區,企業主利益集團把來自中國的廉價產品的競爭當成本國就業崗位流失和工廠倒閉的替罪羊,要求本國政府或歐盟對中國採取貿易保護措施或懲罰性措施。關於紡織品貿易問題的爭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紡織業院外集團的壓力下,美國商務部在5月13日宣佈了對中國三類紡織品實行配額限制,並在5月18日再次宣佈對中國另外四類紡織品實行配額限制。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在5月17日也向中國發出「最後通牒」,最後一次要求中國限制T恤衫和亞麻紡織品的出口,否則歐盟將會對這兩類產品實施配額限制。

德國N24電視台網路部在報導美中匯率與貿易爭端時說,美國人雖然口氣趨於強硬,但是他們還是想盡量避免與中國打一場貿易戰。報導中評論說,要解決這一問題,布希政府必須展現高超的外交技巧,因為亞洲人注重保全面子,一味的施壓只會引起逆反行為。另外,中國的廉價商品也為美國的消費者帶來了不可替代的實際好處,而且同時中國也已經成為了美國國債的最大債權人-中國為了保持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穩定,據估計已經購買了價值6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