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信任比「先發制人」更重要

德國之聲駐華盛頓記者 達尼爾.謝施科維茨2006年3月17日

美國總統布希3月16日公佈了新的國家安全戰略,重申了美國軍事上「先發制人」的權利。「九一一」恐怖襲擊五年後,美國的頭號敵人如今變成了伊朗。美國人不但沒有提出任何旨在建立信任的措施,反而一如既往強調自己的軍事實力。以下是本台記者的評論。

https://p.dw.com/p/87q6
美軍還在伊拉克先發制人圖片來源: AP

也許這只是一個巧合:就在伊朗25年來第一次主動提出要進行具體的雙邊談判的當天,華盛頓拋出了新的戰略安全報告,稱伊朗是美國最大的威脅。報告表明,如果國際社會用外交手段不能迫使伊朗在核問題上改弦更張,美國就可能要採取強硬的對抗措施。

美國還從來沒有這樣毫不掩飾地威脅伊朗。雖然布希的國家安全顧問斯蒂芬.哈德雷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語氣緩和地稱已經看到伊朗有反思的跡象,但是安全戰略報告的口氣再加上布希的軍事「先發制人」策略,讓人已經聞到了火藥味。其實,不論是在美國指責的伊朗對伊拉克局勢的干涉問題上,還是在伊朗核問題上,美國本來還是表明了願意對話的意思的。

幾周前,美國的態度更是拒人千里之外。其實,就像北韓問題上的六方會談畢竟也讓看似水火不相容的對手間有所互動,布希政府也似乎有必要採取更積極的外交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指望俄羅斯和中國對美國持合作的態度。這說明,美國的伊朗政策也處於變動過程中,因此在這一問題上沒必要過高地估計布希新國家安全戰略。

不管怎麼說,在目前這個階段,勾畫戰爭圖景都是不合適的。美國死守布希的「先發制人」信條,這是可以預見的,因為畢竟恐怖主義的威脅還沒有從人間蒸發,而且核武器擴散到了什麼程度,有關巴基斯坦的卡迪爾‧汗地下核市場網路的情報也足以讓世界驚秫。

不過,布希的「先發制人」戰略是美國的強調以外交為主要手段的對外戰略的一部分。在外交領域,美國與其盟友協同一致取得的成果遠大於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戰爭的進程表明,最悲觀的觀察者所作出的預言都兌現了。通過外交途徑,不但利比亞被勸說放棄了大規模殺傷武器,敘利亞從黎巴嫩撤軍,沙烏地和埃及也開始了「柔和」的民主嘗試。

布希政府說得對:穩定的民主以其成熟的民主制度為和平共處提供了最好的保障。只是,政權的更迭不應該通過軍事強制方式,不論是伊拉克還是伊朗都應該如此。因此,必須要堅決對軍事威脅說不。華盛頓應該放棄推翻伊朗政權的目標,而是要採取建立信任的措施。美國表示願意與伊朗商討伊拉克局勢,這可能就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