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全球25億人露天如廁

2012年11月20日

如果世界上有些地區缺糧或者缺水,援助組織不難找到贊助商提供援助。但是全世界有25億人沒有清潔、安全的廁所, 要解決這一問題卻難以籌集到資金。

https://p.dw.com/p/16mxN
Ein kleines Mädchen sitzt auf der Toilette und spielt mit Toilettenpapier. Rechts sitzt der kleine Bruder auf dem Töpfchen und will mitmachen. (undatierte Aufnahme)
蹲馬桶的兒童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如果為了盡快解決廁所的問題,援助人員就挖一條狹長的溝,多達15個人可以同時蹲在溝上如廁。聯合國兒童基金"水和衞生設施"援建項目協調員沙納漢( Paul Shanahan)說,這種類型的廁所雖然不受歡迎,但在發生危機和災難的情況下,人們也不能再挑肥揀瘦。 "建造廁所是最昂貴和最費時的援助項目"。

提供人道主義緊急援助不僅僅只是發放食品,毯子和帳篷。保羅‧沙納漢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還必須負責清除人類排洩物,否則就存在傳染病蔓延的潛在危險。如果糞便成為傳染源,疾病就會在居民中繼續散播。"由於難民營居住條件擁擠,所以存在著暴發霍亂和嚴重痢疾的危險。

### Sperre bis 15.09.2008 - Nicht vorher verwenden### JUWI, deutscher Klimaschutzpreis, Energiesparenstes Haus der Welt Foto: DW / Mark Mattox
沖水馬桶圖片來源: DW/Mattox

旱茅坑不如水沖廁所

在發展中國家,很多人沒有進過廁所,解手都是在露天。國際援助組織一直在努力改變難民營內許多人的這種習慣,但也不會是按照富裕國家的衞生標準建造衞生設施。建造的所謂廁所就是挖一條溝,上面蓋上有一個個開口的水泥板。廁所的建築使用的是塑料板,木板或磚砌的牆體,以便能夠最低限度的遮掩一點個人隱私。

聯合國難民署的施皮格爾(Paul Spiegel)說,我們所建造的簡易廁所,都盡可能的符合難民營所在地區的當地習慣。這通常意味著放棄沖水和連接污水處理系統。因為沖一次廁所的用水量往往是難民一天的用水配額。

A Chinese worker cleans up a toilet at the hotel where the 2004 World Toilet Summit is being held in Beijing, China, Wednesday, Nov. 17, 2004. The three-day summit is expected to attract 150 academics, sanitation experts, toilet designers and environmentalists from 19 countries as far-flung as the United States, Finland, Germany, Japan and Nepal. (AP Photo/Ng Han Guan)
北京的廁所圖片來源: AP

儘管缺水,便後仍應洗手

國際援助組織認為,儘管缺水,但是仍然要保障便後的洗手用水。聯合國難民署向難民營派遣援助人員,在新難民到達的第一天,就向他們介紹如何正確使用衞生設施。援助組織在建造簡易廁所之前,也先瞭解難民的要求和願望。建造廁所的標準主要考慮到兩點,一個是保護個人安全和個人隱私,另一方面是保護人的尊嚴。施皮格爾說,"如果在建造廁所時不事先徵求居民的意見,就有可能將廁所建在不適當的地點。"上廁所的人有可能會遇到性侵犯或暴力襲擊的危險。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保羅‧沙納漢說,雖然人們都知道清潔、安全的廁所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人願意為建廁所提供捐款或貸款。聯合國通過捐款呼籲已經為撒哈拉沙漠以南乾旱地區的人道主義援助項目籌集到65%的所需資金,但是與"水,衞生設施和環境衞生"有關的援助項目只籌集到30%的所需資金。在援建清潔廁所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作者:Claudia Witte 編譯|:李京慧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