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出版業不景氣?台北書展照樣火爆

Sabine Kieselbach
2018年2月10日

台北國際書展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同類展會之一,今年書展的訪客人數更有望創下歷史記錄。與此同時,台灣的圖書出版行業卻面臨銷量低迷的困擾。

https://p.dw.com/p/2sRh4
Taiwan Buchmesse in Taipeh
2月的台北國際書展圖片來源: DW/S. Kieselbach

(德國之聲中文網) 幾年前,《紐約時報》曾經感嘆道:在台北,年輕人在星期六晚上去逛誠品書店是一種很酷的行為。對於許多台灣人而言,閱讀是一種享受。台北敦化南路上的誠品書店甚至全天開放。

不過,面對數字化大潮,這家在陸、港、台三地總共經營著44家門店的連鎖書店也不得不面對紙質書銷量下滑的事實。因此,誠品書店近年來正將業務範圍拓展到音樂、影視銷售領域。

數字革命重新定義閱讀

相比之下,每年2月召開的台北國際書展顯得有些守舊,展會依然聚焦傳統的紙質書以及作者朗讀推介活動。乍看之下,在台北世貿中心舉行的書展一切如常:展會上一共發布了大約4萬本新書,其中大約1萬本是翻譯作品。

Taiwans Präsidentin Tsai Ing-wen
蔡英文在書展開幕式上致辭圖片來源: Taipei Book Fair Foundation

在展會大廳前,參觀者排著長隊,似乎證明了讀者對圖書的興趣不減。果真如此?台灣總統蔡英文在開幕致辭中就指出,圖書行業乃至整個台灣都在經歷一場劇烈的轉型。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趙政岷則表示,在數字化時代,必須重新定義閱讀。他預計,今後幾年的電子書銷量將會有顯著增長,而目前的電子書市場份額還僅有2%。趙政岷指出,過去5年間,各出版社的營業額重挫了近50%,而電子書則有望填補這一損失。

止住下滑趨勢

但就目前而言,這也僅僅是美好的期望而已。沒有人能夠預測科技進步會對閱讀形式以及內容產生怎樣的影響。博達著作權代理有限公司是台灣最大的文學類圖書版權中介企業,負責該公司英文及德文圖書版權業務的陳語萱表示,每年台灣出版的新書中,大約有四分之一都是翻譯作品,其中主要以英語作品為多。

陳語萱也時常將德文圖書引進台灣市場,其中包括德國作家薛慶(Frank Schätzing)的科幻驚悚小說《群》(Der Schwarm)。這本書在台灣銷售了10萬冊,而全台灣人口總共才2300萬人。

Taiwan Buchmesse in Taipeh Stephan Thome
在台北生活多年的德國哲學家、作家施益堅圖片來源: DW/S. Kieselbach

而在台北生活多年的德國哲學家、作家施益堅(Stephan Thome)則表示,台灣人對德國固然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德國文學的受眾依然只是小眾群體。

台灣人今後到底想要讀什麼?出版行業現在並無法預測。不論怎樣,銷量下滑的趨勢似乎已經停止。台灣文化部發布消息顯示,去年的圖書銷售還增長了3%。台北書展董事長趙政岷則估計,今年持續到2月11日的書展,其參觀人數將創下歷史新高,達60萬人次。當然,如果最終人數沒有達到預測數值,則可能是受到了行業以外因素的影響:由於花蓮海域發生了強烈地震,一些中國大陸的出版社臨時取消了參展行程。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