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劉曉波才是真正的愛國者」

2010年12月11日

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引起世界矚目,不少人從世界各地趕到奧斯陸見證頒獎的歷史時刻。其中有大陸人也有港台人,有漢族人也有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有中國人更有外國人。他們對於劉曉波獲獎的感受如何呢?

https://p.dw.com/p/QVtw
圖片來源: AP

劉曉波在中國自由知識分子中曾經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他文風潑辣,爭強好辨。而在六四屠殺發生之後,劉曉波在20年的漫長歲月中慢慢蛻變成一個態度溫和但立場堅定的民權領袖。《零八憲章》成為中國民主派的一篇綱領性文章,但北京政府卻用11年重刑做出回應。正如諾貝爾獎委員會主席亞格蘭在頒獎致辭中所言,"曉波所獲的嚴刑,使他不再僅僅是人權運動的一個重要代言人,幾乎一夜之間,他就成了中國人權運動的民族和國際象徵。"

眾說紛紜話曉波獲獎

中國官方顯然並不贊同這樣的說法,政府發言人一再強調劉曉波是"罪犯""反華分子",而官方媒體則將頒獎典禮當天的奧斯陸描繪為"邪教中心"。但是法國著名漢學家白夏卻認為,劉曉波才是真正的愛國者,"我並不覺得劉曉波是'反華分子',劉曉波還在國內,無論怎麼樣,他就是在國內為了爭取自由和民主做鬥爭。他沒有離開國內,我覺得這樣的人是愛國主義的。支持劉曉波就是考慮中國人民的利益,希望中國人民過的日子越來越好。所以我並不覺得是'反華分子'。有的拆別人房子,開除人,不讓別人說話的人,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反華分子'。今天在挪威,開始有些人不考慮自己的利益,而考慮普世價值,認為中國人與其他人有一樣的權利,都是平等的。如果這樣的人是'反華分子',但我願意當'反華分子'。"

在頒獎當天晚間,國際特赦組織組織在奧斯陸市區組織了火炬遊行,數千民眾參與其中。在遊行隊伍中有幾名身穿蒙古民族服裝的參與者尤為顯眼。記者詢問才知,他們都來自內蒙,目前生活在法國。為了到奧斯陸參加頒獎儀式,從巴黎坐了30多個小時的汽車趕到奧斯陸。王龍蒙也是其中一員,他在89六四發生時是中央戲劇學院的學生,後流亡國外,一番輾轉之後定居巴黎。王龍蒙認為,劉曉波爭取民主的勇氣和行動令他敬佩,而中國的民族問題只有改變現有體制才能得到解決,在《零八憲章》裡有一個重要的精神是各民族和平共處。有一天在中國的土地上,如果實行民主自由的制度,民族問題不會成為最重要的問題。不會像今天一樣,西藏、新疆,包括內蒙的問題已經變得如此尖銳。我相信,如果中國有一天變成《零八憲章》所描述的那樣,那對世界是一個福音,更是中國的福音。"

作者:奧斯陸報導小組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