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京再掀話劇熱

嚴嚴2008年11月17日

由法國人安德魯設計、耗資3.5億美元建成的中國國家大劇院被視為東西方藝術的體現,落成一年來那裡經常上演芭蕾、話劇、音樂會等藝術佳作。美國媒體稱,中國人不僅在經濟上趕超西方強國,就連文化領域也包括在內。現在奧地利、英國等著名作家的戲劇作品被頻頻搬上中國的話劇舞台,僅11月就有27部話劇在北京同期公演。德國之聲記者採訪話劇業內人士告訴您北京人有多愛話劇。

https://p.dw.com/p/FwbW
中國國家大劇院夜景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走咱看話劇去!」如果 現在再提到北京的文化時尚當屬話劇為先。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798藝術區讓人們知道了什麼是行為藝術?郭德剛相聲也讓人們找回對中國傳統藝術的興趣。從著名戲劇導演孟京輝的話劇《戀愛的犀牛》到新銳海歸製作人邊文彤打造的小劇場話劇《誰愛誰愛誰誰》不難看出,話劇已不單是傳統表演藝術的象徵,而是在商業文化下、市場經濟大潮中加上了商業標籤的文化產品。北京御嘉影視公司張為為表示,話劇之所以繁榮,是因為它是一個可以針砭時弊的地方。他說:「國家對電視媒體和網路、報刊都有嚴格的新聞管制,但是在話劇的舞台上更能真實地體現作者的本意,在舞台上你甚至可以說很多憤青的語言。」

幾年前在話劇沒有進入市場化的年代,中國各地話劇團都存在資金緊缺問題,話劇演員不再只侷限於舞台工作,他們走下舞台走進大銀幕。然而近兩年來當先鋒話劇、賀歲話劇、明星話劇等多元化的話劇形式出現之後,意味著話劇開始真正走向百姓生活。因為不論從表演方式到演員陣容都更接近於「真實」。

Die Schauspielerin Valery Tscheplanowa und der Schauspieler und Regisseur Dimiter Gotscheff (hinten), aufgenommen am 06.09.2007 im Deutschen Theater (DT) in Berlin während einer Probe des Theaterstück
柏林大劇院排演的名劇《哈姆雷特機器》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B

從事多年影視市場運作的張為為先生知道,話劇進入市場的關鍵有賴於中國整體經濟市場的發展。他說:「我相信只有在中國整個大氣候都繁榮發展的時候,觀眾才能花上200元去看一場話劇,製作方才能保證在1500人的大劇院裡有很高的上座率。」

但令人擔憂的是話劇多了,排演話劇的影視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比比皆是。就拿本月將要在北京上演的小劇場話劇《誰愛誰愛誰誰》來說,劇本是以1900年奧地利劇作家施尼茨勒的經典劇作《輪舞》改編而成,是一部典型的都市題材話劇。它將話劇這門原本屬於西方的舶來品幻化成不拘泥於傳統的戲劇表現模式。無論是從台詞、劇情還是舞美形體都融入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元素。那接踵而來的問題是有中國文化評論價家擔心,有些經典戲劇被改的變了味兒或是被惡搞後會導致今後的中國話劇淪為「廉價「藝術品。

負責該劇製品的張為為覺得現在的話劇能成為被大眾喜愛而且接受的文化形式是件好事,因為沒有人規定藝術必須是高高在上的,他認為能被大眾接受的就是好作品。他說:「我相信任何一個藝術家都不願意去做一個沒人喜歡、沒人願意看的作品。話劇到今天其實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多元化話劇形式的出現完全是一個市場競爭的結果。目前話劇市場正處於不斷整合的階段,選擇符合大眾和社會感興趣的題材讓話劇這門藝術能更廣的持續發展也未嘗不可。」

如果哪天話劇可以回歸成國家行為,國家像投資大劇院一樣也同樣為文化產業注資,或許藝術家們才能專注於創作大俗大雅的精英式文化作品,才能使中國話劇成為趕超西方強國的文化利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