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京面臨挑戰,客觀看待中國

2011年3月9日

全國人大對新的五年計劃的討論表明,北京面臨巨大的挑戰,除了經濟過熱和危險的泡沫之外,經濟轉型的問題在於缺乏創新。德語媒體認為,中國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西方應該客觀地看待這個競爭對手。

https://p.dw.com/p/10ViC

北京面臨巨大挑戰

《維也納日報》(3月7日)評論說:"比較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是抓不住要害的,中國的國家計劃明顯地達到極限。正如眼下對五年計劃的討論表明,北京領導人面臨巨大的挑戰。在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局勢穩定是最高信條。為了給湧向市場的中國年青人提供足夠工作,8%的增長也許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上一階段,每年11.2%的太高的經濟增長才是問題。地方諸侯沒有遵守規定,不顧一切地推動城市經濟發展。代價是報酬過低的不滿工人、骯髒的環境和被搾取的資源。能源需求沖破上限,演化為中國的致命弱點。"

評論認為:"後果是經濟過熱和危險泡沫。下一個崩潰來自中國的危險很大,其震蕩會波及全球。此外,也因危險的建築熱潮,帶來價格的迅速增長。通膨是北京瀕臨失控的因素之一,儘管通過若干步驟調高了利息,銀行貸款發放也直接被大力限制,但是,依然沒有控制價格的螺旋形上升。如果生活更昂貴,就會隱藏社會爆炸性,繁榮年代的財富只落入少數人手中,尤其是農村人口和數千萬農民工兩手空空。

"此外,宏觀經濟的偏斜根本沒有被糾正。中國的經濟太偏重於出口,主要偏重於廉價消費品。現在為了加強內需,就得讓中國工人的薪水增長高過以往,並且讓人民幣增值。但是,面對其它亞洲國家的廉價競爭,這樣做就會讓出口的局面惡化。同時,中國應該從廉價劣質品如玩具向較高價值創造產品的出口轉換,這是一個艱難的走鋼絲。即使中國在增長的市場如可再生能源技術迅速地繼續發展,依然缺乏創新。"

評論最後寫道:"可持續增長比短期泡沫更重要,這個認識西方也得正視。中國人有了明顯的優勢,他們不是坐在債務山上,而是坐在錢堆裡,那是將近3兆美元的外匯。"


客觀看待中國

《斯圖加特日報》(3月8日)的評論認為:"關於中國,可以列出許多命題,也能為之找到足夠證據。糟糕的是,這些也大都適用於相應的反面。比如環境保護,中國一方面因其碳排放是全球最大的環境污染國,另一方面,任何國家都不如它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投資那麼多。全國人大剛剛就更多的'綠色'增長做出決議,此前,中國在風能、水能和太陽能方面的投資已經超過美國和歐洲的總和。比如貧困,每天生活不足1美元的大約1.5億人,是德國人口的兩倍。同時,任何國家都沒有中國聚集那麼多的億萬美元富翁,普通中國人的境遇也比10年前明顯更好。"

"比如言論表達:周末針對外國記者的打壓,對本國部落格主和異議人士的持續制裁,令人印象深刻的證明,不同於官方的觀點不受歡迎。與之相對的是,去年全國有20萬起大遊行和眾多的個人鬥士。一位北京法學教授正在起訴國家規定的獨生子女政策,官方媒體熱烈報導,這也是真相的一部分。"

評論指出:"西方將中國日益看作競爭對手,完全是對的。但是,它讓目光有點模糊。並非任何對競爭者的譴責,都不帶有自己的利益。……"

編譯:林泉

責編:樂然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必然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