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約的未來空中力量:無人機vs.戰鬥機

William Noah Glucroft
2023年6月13日

北約「空中衛士23」演習仍使用傳統戰鬥機,與空戰中的新戰術形成對比。無人機或將成為更便宜、更有效率的選擇,但德國仍然對此持懷疑態度。

https://p.dw.com/p/4SVfY
專家指出,無人機在短期內不會取代戰鬥機的地位
專家指出,無人機在短期內不會取代戰鬥機的地位圖片來源: Staff Sgt. N.B./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部分地區的德國人如果未來幾天內聽到音爆聲,無需感到驚訝。因為北約正在舉行「空中衛士23」演習。「空中衛士」(Air Defender)是德國於2018年發起的一項多國展示空中力量的軍演活動,旨在提升歐洲-大西洋地區的協防能力,並作為針對俄羅斯等可能侵略者的威懾措施。

這場在高空投入密集資源的演習集結了一系列昂貴而複雜的軍事資產,旨在成功執行複雜的空中行動,與距離不遠的實際戰爭形成鮮明對比。

在烏克蘭,人們將手榴彈裝配到小型廉價無人機上,投擲向下方的敵軍。這讓人想起了早期空襲的做法。一戰期間,飛行員會親手將爆炸物從緩慢移動的雙翼飛機中擲出。 

其他無人機則進行單程自殺式任務,無論從地面或空中都難以還擊。

德國對外關係委員會(DGAP)安全與防禦研究員舒茨(Torben Schütz)對德國之聲表示:「這場戰爭之所以呈現出這樣的局面,是因為雙方都無法確立空中優勢。」

烏克蘭:個案研究和警示

烏克蘭的空軍規模小而陳舊,該國的防空依賴於其合作夥伴提供的武器。俄羅斯空軍理論上極具威懾力,但未能充分利用其技術與數量優勢。俄羅斯可以遠程發射高速導彈,但雙方都採取了現成的解決方案,看起來更像是臨時性而非戰略性的方案。

延申閱讀:無人機襲擊俄羅斯的背後究竟是怎麼回事?

烏克蘭戰爭使西方的戰爭規劃者開始思考,它如何反映了未來的衝突形勢,也思考如何避免以下情況:即優勢的訓練和技術被成群低空飛行的物體弄得暈頭轉向,更不要說網路攻擊和電子干擾。

壓倒性的空中力量對於美國和盟國的戰略至關重要,幾乎可以確保空中優勢。對手缺乏先進的防空系統和訓練有素的飛行員,無法與其在空中爭鋒。 

但在未來的衝突中,或許無法再佔有這種優勢。自稱「無人機懷疑論者」的舒茨表示,一個「並駕齊驅的對手」可能能夠與北約的裝備和行動力量相媲美。他補充說,這就更有理由「練習合作操作性,演練北約駐扎於德國的軍武資產,以確保程序正確"。否則,美國及其盟友可能會發現,它們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高科技空中力量毫無作用。

協調工具、戰略和政策 

德國空軍一名發言人對德國之聲表示,可以通過從近程到遠程的 「各種層次防禦」來抵禦無人機等威脅。應對低空攻擊首先是地面部隊的職責。

資料圖片:德國國防部長視察聯邦國防軍在馬裡的駐軍
資料圖片:德國國防部長視察聯邦國防軍在馬裡的駐軍圖片來源: Michael Kappeler/dpa/picture alliance

儘管戰鬥進展不如預期,但俄羅斯的戰爭理論已經使人們開始關注到,威脅與可用於應對威脅的資源之間存在不對稱的問題。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久後,德國承諾提升其在本土及在歐洲的防空能力,這將需要大量部署軍事設備。

北約駐歐洲地面部隊前司令霍奇斯(Ben Hodges)告訴德國之聲:「我們沒有足夠的、綜合的空中和導彈防禦來應對任何威脅。」他表示,他的擔憂純粹是基於北約庫存太少這一事實,例如愛國者導彈作戰組。

「當我看到俄羅斯隨意地使用數百萬美元的武器對付公寓樓時,我意識到我們對於猛烈的空中和導彈攻擊確實毫無準備。」

霍奇斯表示,美國無法在沒有德國等盟國的支持下打仗。因此,共同訓練不僅是為了讓盟國為戰爭做準備,也是為了瞭解彼此的法律和行動限制。

帶你深入:北約「空中衛士23」

人機協同力量 

他表示:「在人工智慧和裝備武裝無人機方面,不是歐洲每個國家都熱衷或者具備制定允許該類技術的政策。」

德國對於將無人機—特別是武裝無人機納入其軍隊一直猶豫不決。德國在軍事航空領域營運著一支陳舊的戰鬥機隊。在1000億歐元的額外國防開支中,德國已撥款超過80億歐元用於購買多達35架F-35戰機——這是可攜帶核武器的美制隱形戰機。 

傳統空中力量的支持者認為,無人機技術仍無法與人類飛行相媲美;飛機相較之下更為強大,能夠攜帶更大的載荷,並且對於可能使無人機失效的網路攻擊和電子干擾的抵抗力較強。

傳統戰鬥機比無人機荷載能力更強,且不容易受到數字攻擊
傳統戰鬥機比無人機荷載能力更強,且不容易受到數字攻擊(圖為F35戰機)圖片來源: South Korean Defense Ministry/UPI Photo/IMAGO

下一代的空中作戰行動可能會結合飛行員駕駛和無人駕駛的飛機。歐洲飛機製造商空中巴士(Airbus)主導的德法合作項目「未來戰鬥空中系統」(Future Combat Air System) 便是希望實現這一目標。

柏林智庫科學與政治基金會(SWP)專家阿諾德(Torben Arnold)指出,考慮到科技發展速度和戰備差異,應避免從過去和當前如烏克蘭、敘利亞以及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衝突中「對我們自己的軍隊(北約)得出草率的結論」。

對於這位在SWP擔任訪問學者的德國軍官而言,學到的經驗 「不能一對一的照搬」。

他補充說,即使有人工智慧的出現,無人機也不會使戰鬥機過時,至少目前還不會。

游戲模擬戰場殺死俄士兵:這是可以的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