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博士與博士後

2011年3月17日

在德國取得博士進而教授頭銜的路是漫長的

https://p.dw.com/p/Qgf5
北威州最年輕的博士Dominik Wied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

攻讀博士的前提條件是高校(碩士)畢業,且成績優良,但醫科例外。醫科學生在讀大學期間就可以提交博士論文、進行答辯,但只有在大學畢業後,他們才可使用博士頭銜。

是否有資格攻讀博士學位,由各大學的有關博士委員會決定。外國申請者應及時向其瞭解自己的學歷能否得到承認。同樣,想攻讀博士學位的德國應用科技大學畢業生也應及時瞭解本人情況是否滿足錄取要求,因為在大部分情況下,僅讀完應用科技大學,還並不具備攻讀博士學位的資格。

博士導師負責指導

大部分專業的博士論文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完成。每位博士生都有一名教授進行學術指導——從選課題、到具體科研工作、直到答辯,全程輔導。

若想在學術界有所作為,取得博士學位常常是最基本的先決條件,譬如在人文科學領域,很多人往往是在某院系任教的同時,完成其博士論文的。

為了讀博,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博士生院(Graduiertenkolleg)或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除由「博士導師」一對一輔導的通常做法外,這兩者也是培養博士的模式,而且往往可以縮短攻博時間。

博士生院(Graduiertenkolleg)培養人才

博士生院是培養博士的一種特殊形式。這些博士生院是高校用來培養科研後繼人才的臨時性機構,由德意志研究聯合會(DFG)資助。每個博士生院都和一個跨專業的大課題有關,是對傳統的博士生與導師一對一輔導制度的一個補充。

在博士生院,博士生不是「孤軍奮戰」,而是和一群從不同學科角度研究同一大課題的科學家密切交流完成自己的博士論文的。博士生的挑選工作由各博士生院自行負責。一個博士生院一般都有10到15名教授,博士生人數可多達30名,其中12到15名可以得到博士生院發放的獎學金,其他博士生要麼享受其它機構發放的獎學金,要麼是拿到一個博士生位置。

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s

有些大學,尤其是所謂的「精英大學」,特別設立了研究生院,設置了特別的博士專業。在那裡,學術後繼人才可在三年內得到博士學位。和上述博士生院一樣,研究生院的培養工作也是跨專業的,博士生可以得到精心指導。但和臨時性的、由德意志研究聯合會(DFG)資助的博士生院不同,研究生院是大學下設的長期性機構。它有兩點對其它國家的年輕學者很具吸引力:一是研究生院主要是用英語授課;二是大約三分之一的全額獎學金是留給外國博士生的。

教授資格和青年教授制

想做教授者,還必須具備教授資格(Habilitation。取得該資格的途徑是通過德國高校級別最高的考核,但它並不是學位,而只是一個證明,證明申請者在學術考核程序框架下表明其具備講授某一學科的「任教能力」。為此,申請者必須成功地完成過較大的科研項目。取得教授資格,還不算是教授,只有被一所大學聘為教授時,才算成為教授。

為了提拔博士畢業成績優異的年輕科學家,使他們盡早熟悉大學的教學工作,德國設立了所謂「青年教授制」(Juniorprofessur。在該制度下,年輕有為的科學家即便沒有教授資格,也可以作為青年教授受僱於高校三到四年,在高校獨立開展科研和教學工作,取得被聘為終生教授的資格。

作者:Claudia Unseld / Gaby Reucher 譯者:施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