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卡拉不再OK?

亞思明綜述2006年7月27日

卡拉OK在中國可謂是一種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休閒娛樂方式。這種在上個世紀70年代誕生於日本的創造發明如今已經風靡中國的大江南北,幾乎少有一家飯店、旅館或者酒吧不安設「KTV」包間。只需幾個歐元,便能換來整個晚上的對酒當歌、不醉不歸。每年都有上百萬的中國顧客以這種方式消愁、找樂、過癮或者解悶。

https://p.dw.com/p/8rKx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dpaweb

作為一種深得民心的通俗文化式樣,卡拉OK也能給窮人帶來快樂。例如在中國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即所謂的世界工廠,外來打工妹、打工仔們收工後也在路邊的簡易攤位上高歌一曲,短暫的放鬆令他們更加堅信「明天會更好」。

不過,中國文化部的官員們可不相信卡拉一定OK。人們都在唱什麼歌?政府不能不管。為此,「全國卡拉OK內容管理服務系統」呼之欲出,武漢、鄭州和青島三個試點城市將率先在市內的KTV建立統一的曲庫系統。此舉旨在防止「不健康」歌曲入侵KTV,並逐步解決著作權的爭論。

也就是說,歌舞娛樂場所的卡拉OK廳也將受制於文化市場發展中心,從而成為繼報刊、電視、廣播、網路之後的又一塊接受內容審查的文化訊息平台。據悉,建設「全國卡拉OK內容管理服務系統」的指導思想是政府主導、行業參與、市場化服務、訊息化管理,「維護國家文化主權和文化安全,從而成為創建和諧娛樂環境的有力手段」。

但是,區分「健康」歌曲與「不健康」歌曲的標準依然含混不清。經驗表明,一些歌詞「露骨」的曲目容易被扣上「傷風敗俗」的帽子。例如今年滾石樂隊在上海演出時就不得不從節目單上刪掉《讓我們一起度過夜晚》、《褐色的糖》、《夜總會女郎》等五首歌曲。

卡拉OK「系統」的另一個功能旨在協調唱片業、音樂人和卡拉OK經營者之間關於歌曲合法使用權的矛盾。據估計,卡拉OK每年為經營者們帶來數十億歐元的收入,但創作歌曲的音樂製作人卻分文全無,這顯然有失市場公平。據介紹,「系統」可記錄歌曲點播的具體次數,並以此作為歌曲著作權人的酬金依據。此言一出,舉國嘩然。爭議性主要在於以下三點:一是國家對保護智慧財產權尚未立法,僅憑主管部門「一廂情願」,難以付諸實施;二是一旦開始收費,相關費用必將轉嫁給消費者;三是在缺乏相關制度保證的前提下,倘若操作不當,勢必給整個行業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網友們紛紛質疑,如果連歌舞廳、酒吧間都被納入監控系統,對於公眾而言,這種娛樂場所還有什麼娛樂可言?在公權的掌心上跳舞,還有什麼意思?

就連一向官腔十足的《中國日報》也從卡拉OK「系統」出台這件事上聯想到了喬治‧奧威爾寫於1948年的預言性質小說《1984》。奧威爾在小說裡虛擬了一個「大洋國」,在這個由「老大哥」專政的國家裡,每個外圍黨員和核心黨員的家裡都安裝了「監視電幕」,下面寫著:老大哥在看著你!黨員們的吃喝拉撒乃至閨房之樂,全都受到當局監視,隱私蕩然無存,信任、友誼、良知……消失殆盡,整個社會籠罩在恐怖的陰霾之下……

公權越過邊界,私權受到侵犯。卡拉不再OK,人們感到害怕。 也許就像某首歌裡所唱得那樣:「我想唱歌卻不敢唱,小聲哼哼還要東張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