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危機當頭 聯合國有啥用?

2014年3月18日

過去兩周時間裡,聯合國安理會就烏克蘭問題共召開了7次緊急會議,但未能達成任何決議。德國之聲就此專訪了國際法專家瓦爾維克。他認為,國際間的危機應對機制正遭遇瓶頸。

https://p.dw.com/p/1BRR5
UN Flagg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聯合國安理會的磋商,很明顯是受到了擁有否決權的俄羅斯的阻撓。那麼,在烏克蘭危機這樣的事件中,聯合國到底還能發揮作用嗎?

瓦爾維克(Johannes Varwick):我認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這類危機中發揮影響的能力非常有限。俄羅斯完全在按照符合其自身利益的方式行事,任何外部調停都難以發揮作用。地區霸權和地區正義之間存在著一道鴻溝。然而,我們也不能就此責怪聯合國等國際機構。並非聯合國無能,而是當事國太強大、太決絕。當然,我們還可以採取極端措施,任由衝突升級、危機發酵,但沒有人希望出現這樣的局面。所以說,估計俄羅斯會達到其目的。

也就是說,聯合國已經失去了其重要性了?這是否會對聯合國調停其他地區危機的能力也構成負面影響?比如敘利亞或者阿富汗?

但凡那些無須安理會來決策的問題,聯合國還是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的,它依然有著廣闊的施展空間。不過,由於常任理事國手中擁有否決權,所以安理會不可能通過任何違悖這五國利益的決議。聯合國憲章當初就是有意識地這麼規定的,其邏輯是:聯合國的精神在於共識,一旦違悖了大國利益,聯合國的根基就會被動搖。這套邏輯本應只在特定情況下才會遇到僵局,然而,這種特定情況眼下卻是國際政治的常態。

Johannes Varwick
國際法專家瓦爾維克圖片來源: Universität Halle-Wittenberg

那除了聯合國之外的其他國際組織呢?比如OSCE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它能起到調停作用麼?

歐安組織也有同聯合國一樣的困難,對其他機構來說也同樣如此。俄羅斯的利益與其他國家不能共存,這道裂痕不是任何國際機構或者調停特使能夠彌合的。人們能做的,只能是接受俄羅斯的行為方式。任何抵抗俄羅斯的努力,包括經濟制裁,都會付出高昂的代價。在這種局面下,我們當然應該展開談判,建立對話渠道;但是也不應指望就此能夠使俄羅斯改弦更張。

北約現在應該如何佈局?一方面,北約應該盡快與烏克蘭開展合作;另一方面,過早吸納烏克蘭加入北約無異於向俄羅斯宣戰。

事實上,任何頭腦清醒的人都不會願意看到軍事衝突。當然,烏克蘭希望有國家為它派兵參戰,但這一選項是不可能的。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北約不再重要。在現今局勢下,北約內部反而穩定了。波羅的海三國、波蘭、匈牙利等中東歐國家,面對咄咄逼人的俄羅斯,愈發認識到北約保護傘的重要性。現在,大家都會認為,北約的邊界對於俄羅斯來說就是一條紅線,一旦越過紅線就意味著對西方的軍事挑釁。對於俄羅斯來說,克裡米亞半島、烏克蘭東部地區,顯然不在紅線範圍內;但紅線的存在就意味著,這場危機的擴散範圍是有限的。

在當今多元世界的格局下,國際社會又應該如何協調各方利益、化解衝突呢?

我們應該及早考慮各方的利益訴求。這也是我們能從烏克蘭危機中汲取的教訓。即:我們其實也應該考慮一下俄羅斯的利益。所以我認為,2月份,烏克蘭基輔的抗議達到最高潮的時候,法國、德國、波蘭的調停方式有些幼稚,沒有遠見。那時候,本應該就能預見到,如果烏克蘭政局變天,將會對該國東部以及克裡米亞半島意味著什麼。本應該在當時就開始與俄羅斯緊密對話,尋求協作。可惜那時太傻太天真。

瓦爾維克教授是德國哈勒-維滕堡大學的國際法及歐洲政治學者,同時也在德國聯合國問題研究會任職。此外,他也是德國外交部的參事。

採訪:Jeanette Seiffert 編譯:文山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