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可再生能源是解決氣候危機之道?

2012年12月4日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依舊保持著上升的勢頭。如果不在化石燃料方面出現根本性轉變,我們的後代在將來可能會生活在一個氣溫比現在高出4度的地球上。專家介紹,現在採取行動避免氣候變化仍為時不晚。

https://p.dw.com/p/16vgW
windenergie; windgenerator; energie; wind; strom; stromerzeugung; wiese; kind; windkraft; sorglos; himmel; wolken; natur; alternativ; frühling; feld; erzgebirge; sachsen; lichtenberg; weigmannsdorf #7416933 Copyright: Frederico di Campo - Fotolia.com
Klimarettung mit Erneuerbaren und Effizienz Symbolbild圖片來源: Frederico di Campo - Fotolia.com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2010年坎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來自194個國家的代表取得共識,定下了目標,即:地球的溫度不能比工業化時代之前的溫度升高攝氏2度以上。氣候科學家們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都把2度視為臨界點。如若2度大關被突破,世界氣候將可能面對不可預見的後果。面對迅速攀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氣候科學家發出警告並要求立即要採取行動應對這一局面。科學家們估算,全球被排放在空氣中的,由煙囪、排氣管產生的二氧化碳不能超過5700億噸。否則氣溫可能就會超過2度這個臨界點。

chi 0412 Energie - MP3-Stereo

如果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維持在現今的水準,在17年之後空氣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會達到5700億噸。到時候只有放棄化石燃料才能將地球溫度維持在臨界點以下。化石燃料是罪魁禍首

Ein Tesla Roadster laedt am Dienstag (02.08.11) waehrend einer Ladepause bei der ersten Etappe der Rallye "E-Miglia" in Oberaudorf an einer Steckdose. Bei der "E-Miglia", einer Mehrtages-Rallye fuer Elektro-Autos, sind insgesamt 32 Elektro-Autos auf einer rund 800 Kilometer langen Tour von Muenchen nach St. Moritz in der Schweiz unterwegs. Foto: Uwe Lein/dapd
電動汽車有著節能減排的優勢。圖片來源: dapd

氣候專家向政界發出呼籲,敦促其盡快採取行動。為了限制使用化石燃料,限制氣候的變化,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委託來自世界各地的120名專家分析可再生能源的潛力。在去年5月份,專家們發布了一份長達千頁的報告中得出了結論。報告指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將可滿足全球近80%的能源需求。"

專家們對160個能源方案進行了研究。而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eutschen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遞交的"世界能源方案"也是被研究的對象之一。

受國際綠色和平以及歐洲可再生能源理事會(EREC)委託,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科學家們多年來潛心調查和規劃逐步淘汰化石能源的技術可行性。

巧用能源

為了給2050年,世界上90億人口供應足夠的氣候友好型能源,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專家們認為,"提高能源效率"是關鍵。與今天相比,到時候,一次能源的效率將可以提高60%。只有提高能源效率,才能使比現在更少的一次能源滿足90億人口的需求。比如建築物在節省能源方面存在巨大潛能,可以利用絕緣和高效率技術給建築物節省約80%的能源。

Organizers are seen on stage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18th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in Doha, Qatar, Monday, Nov. 26, 2012. U.N. talks on a new climate pact resumed Monday in oil and gas-rich Qatar, where negotiators from nearly 200 countries will discuss fighting global warming and helping poor nations adapt to it. The two-decade-old talks have not fulfilled their main purpose: reducing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at scientists say are warming the planet. (Foto:Osama Faisal/AP/dapd)
201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各國政要匯聚一堂,商討遏制全球變暖的行動方案。圖片來源: AP

除此之外,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專家認為,私人交通方面也可以節省能源、提高效率,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綠色和平能源專家特斯科(Sven Teske)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我們不能簡單的給大型越野車加生物燃料,然後就說這輛車突然變成環保汽車了。必須使用更小,更高效的汽車才行。除此之外,擴展公共交通規模也是至關重要的。"

如今化石燃料滿足全球能源需求的80%左右。根據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這份"世界能源方案",到了2050年,這個比例可以降低到只有16%左右。到那時,用煤量將比現在節省1/8,石油和天然氣使用量將會是現在的75%。按照提案,那個時候,石油和天然氣將主要在交通方面被使用。

根據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這份世界能源方案,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將可滿足全球約84%的能源需求。專家認為,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發電佔可再生能源最大份額,為28%,其次是地熱能,份額為24%,生物質能位居第三,佔15%。風能佔10%,水能佔4%,海洋能(即波浪和潮汐能)佔2%。

能源轉型很冒險?

Titel: Sonnenenergie Bildbeschreibung: 17 Universitäten bekommen Energie von der Sonne. Stichwörter: Iran, Land und Leute, KW41, Sonnenenergie, Solar, Wirtschaft Quelle: MEHR Lizenz: Frei
專家認為,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發電佔最大份額圖片來源: MEHR

從技術上講,全球性的能源轉換是可行的。能源專家對此十分確信。現在的技術已經能夠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利用。然而,決策者是否在必要的能源轉型問題上能迅速有所行動,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到現在為止,能源轉換主要的問題是,它被視為價格昂貴,而這無疑對經濟是一種負擔。很多政界人士認為,自願性的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會使本國在經濟競爭中處於劣勢。這也是導致國際氣候談判中常常缺乏進展的原因之一。政府代表們不想自願冒這個風險。

然而根據"世界能源方案"和其他調研顯示,在價格上,由於可再生能源沒有燃料成本,所以可再生能源要比化石能源便宜的多。根據調研的計算結果,如果能成功實現能源轉型,甚至還可以節省費用。聯邦政府科學顧問委員會日前的一份政策文件中也得出了這個結論。該文件的內容涉及全球能源轉型融資。文件總結道,"因為會在化石燃料上節約成本,在再生能源以及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投資成本,到2040年就可以收回。"

所以科學顧問委員會認為,在能源轉型方面,德國可以成為一個"不會虧本,只會贏利"的例子。

作者:Gero Rueter 編譯:文木

責編:任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