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可持續發展性與經濟增長的對立

2010年8月17日

在一些經濟學家苦苦思考現在的經濟復甦是否具有堅實基礎,還是下一個大蕭條即將來臨的同時,一些其他的研究學者已開始談論一個節能的,有可持續發展性的經濟模式。然而這種模式可能會導致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下降。

https://p.dw.com/p/Op2O
地球還能供我們"發展"多久?圖片來源: dpa

發展才是硬道理?

關於經濟模式的爭論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現在這場爭論又有了新的理由:全球金融危機以及氣候變化已經讓人們對現有的,以力主經濟增長的經濟模式提出更多質疑。發起這場辯論的是曼海姆市的退休教授舍爾洪(Gerhard Scherhorn)。他認為人類的核心問題就是資源消耗。「我們對大自然賜予我們物產的消耗來自於對海洋生物的過度打撈,地下水準面的下降,物種的消亡以及氣候變暖。」他是這樣描述人類對自然的過分消耗的。

曾任德國環境部國務秘書的米勒(Michael Müller)也有相似的觀點:「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已經度過了工業發展的歷史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肆無忌憚地揮霍了地球以及生命的資源。」

中國面臨的挑戰

沒有什麼地方能比中國需要更多的面對嚴重浪費地球資源所帶來的後果。這裡80%的河流被視為受到污染。世界範圍內,污染程度最嚴重的20座城市中,有16座在中國。雖然中國在過去的30年中的年均經濟發展速度能夠達到近百分之十。但是米勒表示,依照不同的計算方法,這百分之十的經濟發展成果中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又會被環境污染帶來的負面影響所抵消。同時他對氣候變化給蓬勃發展中的中國,所帶來的影響提出警告:「比如在我看到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時,特別注意到了其中提到的,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長江三角洲工業區將面臨的威脅。這就意味著,中國必須組織完成聲勢浩大的遷居工程,並且要承擔所有費用。我不知道這個國家有沒有能力做到這些。無論如何這都可能會成為一個人類的悲劇。」

德國學者的呼籲

他得出的結論是:世界各地都已經達到了發展空間的邊緣。我們必須開始重建生態環境。來自海德堡的經濟學家迪芬巴赫爾(Hans Diefenbacher)也發出過類似的呼籲。他認為,德國應立即開始生態環境的重建工作。迪芬巴赫爾建議:「我們可以制定一個目標,在未來的30年內,對所有老建築物的外牆進行隔熱性能改造。每年完成3%。我們可以對公務用車進行改編,並且擴建城際間近距離公共交通系統。」

什麼是衡量進步的標準?

他號召所有人應該變得更加勤儉節約。然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可能會導致國內生產總值的下降,而現行的執政方針又和這一經濟指數緊密相關。迪芬巴赫爾的建議是:為了走出這一增長陷阱,一個新的財富指數應該代替原有的國內生產總值作為測量增長的標準,因為一些重要的內容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並未有所體現。迪芬巴赫爾指出:「首先,國內生產總值中對收入分配的情況並無體現。其次,在生產以及消費過程中產生的生態環境損耗也未被囊括到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中去。而這些都是我們對無法再生能源的消耗。」

換句話說:新的指數應該包括收入分配以及資源消耗相關的計算。 迪芬巴赫爾還提出,家務勞動以及義務勞動也屬於應該被考慮到其中的積極因素。

經濟增長與可持續展的並存

從上一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這位經濟學家就致力於研究如何測量經濟增長的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沒有太多地注意到增長以及可持續發展間的互動關係。米勒堅信,現在討論各方正在試圖走出這個侷限,他說:「這在我看來是現在的一個熱點話題。雖然相關的討論還沒有形成主流,但已開始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在歐盟的層面上,關於增長的辯論也已經開始展開。有一些國家在這方面走在了德國的前面。比如受法國總統薩科齊委託的諾貝爾獎得主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所領導的專家委員會也得出結論,稱國內生產總值已經不足以作為測量增長的指數,而收入以及消費也應該成為相關指數所應該涵蓋的範圍。

作者:張丹紅/編譯:任琛
責編:祝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