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啟蒙藝術展在中國具有極大現實意義」

2011年3月28日

德國"啟蒙藝術展"在北京開幕在即,德文媒體認為,這一展出的現實意義在於,啟蒙時代所奠定的人權和自由價值恰恰是專制的中國今天所需要的。但是,德國主辦單位告誡不可期待過高。

https://p.dw.com/p/10iqz
巴伐利亞國家美術館收藏的瑪麗-加布裡埃爾•卡佩(Marie-Gabrielle Capet)的油畫作品:畫室景象,1808年圖片來源: Bayerische Staatsgemäldesammlungen/Sibylle Forster

《歐洲線上雜誌》(3月24日)刊登《德新社》記者為該刊撰寫的報導,題為"'啟蒙藝術'在中國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認為"自由取代專制"、"理性取代教條"等啟蒙運動的價值"在當今中國可能會產生政治爆炸效應"。

該文寫道: "可以'在天安門廣場旁邊啟蒙'嗎?對於這個問題,德國在中國迄今為止最為重要的文化項目必須予以回答。4月1日,'啟蒙藝術展'將在北京裝修一新的國家博物館開幕,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自由民主黨)親臨其境。這個地方很尷尬,博物館緊挨著天安門廣場,1989年,大學生在那裡為了爭取民主而絕食;博物館北邊是長安街,當年坦克車和軍隊血腥鎮壓人民起義的地方。

"博物館的後面是公安部和國家安全部,它們如今採取一切手段,阻止中國人民'被啟蒙'去自己掌握命運。僅僅這個地點,就已經產生'張力'或者'通往現在的橋樑',德國組織者對此津津樂道。通過 '對話啟蒙' 這個附帶節目,應讓中國方面在'沙龍'中瞭解在歐洲奠定了人權和自由價值的那個時代及其思想。"

報導指出: "啟蒙運動的意義一直影響到今天。在18世紀,人的理性成為萬物的標準,公民們奮起反抗統治者的無限權力。自由取代專制,在今天中國的共產黨專制下,這個要求太合乎時代的需要了。但是,不要期待過高,德國駐華大使施明賢(Michael Schaefer)說:'我們想要的不是政治教育,而是社會對話。'他說,所涉及的不是'藍圖',德國不想將自己的社會模式描繪成'唯一造福的制度'。

雙方的對話核心不同


"組織對話的墨卡托基金會(Stiftung Mercator)的安德烈•維肯斯(André Wilkens)想要的是'相互學習':'我們來中國不是要從事(思想)革新工作,而是要推進交流。' 維肯斯證實:在選擇參加對話的人選時,中國的合作夥伴當然是有發言權的。'我們在所有事務上都與國家博物館協調。'比如,那個麻煩的世界聞名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因為批評政權而不許在中國開辦展覽,不會參加這次的正式討論。但是,德國方面想邀請他參加一個畫廊的小一些的非正式論壇。"

這篇文章最後寫道:"對中國方面來說,對話的核心也不一定是啟蒙運動的價值如思想解放或者批評性的公眾。他們特別強調歐洲發展的黑暗篇章:第二次世界大戰,屠殺猶太人,尤其是殖民主義,中國也曾受過其害。維肯斯告知:'中國方面問道: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誰要是有這個想法,中國應該遵從啟蒙運動的政治價值並且以歐洲為榜樣,中國的對話夥伴也已經準備好了回答:'你們或許想讓我們也經歷這些陰暗面嗎?'"

編譯:林泉

責編:達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