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國際特赦組織:德國縱容酷刑

2011年11月9日

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組織指出,德國正在軟化禁止酷刑的聯合國公約。在德國聯邦政府代表在日內瓦聯合國反酷刑委員會出席例行聽證之際,國際特赦組織公佈了一份「影子報告」。

https://p.dw.com/p/136qS
圖片來源: AP

國際特赦組織與其他兩個著名人權組織在報告中指出,在9-11事件後開展的反恐鬥爭的背景下,德國軟化了聯合國《反酷刑公約》的規定。由於德國與其他國家合作及交換訊息,使得這些國家在第三國逮捕和虐待德國公民成為可能。此外德國官員曾在國外監獄審訊在押人員,這些監獄不符合聯合國反酷刑公約制定的標準。

有關報告已提交設在日內瓦的聯合國反酷刑委員會。該委員會11月8日就德國的酷刑問題舉行聽證。目前有146個國家簽署了《反酷刑公約》,該公約在國際法上具有約束性,與"日內瓦公約"、"人權公約"和禁止種族屠殺的公約同屬二次大戰之後國際社會達成的最重要的人權標準。

在酷刑監獄審訊犯人

國際特赦組織、人權觀察及設在布魯塞爾的歐洲憲法和人權中心(ECCHR)在報告中批評德國在反恐鬥爭中,與被證明有系統地採用刑訊手段的國家進行合作,包括烏茲別克斯坦、敘利亞和巴基斯坦。報告舉出了烏茲別克斯坦公民阿西索夫(Sherali Asisow)的例子。

2008年,在"藻厄蘭小組"涉嫌恐怖活動一案的調查過程中,德國聯邦刑偵局的官員曾在獨裁統治下的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一所監獄裡對阿西索夫進行了審訊,該國秘密情報人員也在場。據國際特赦組織掌握的情況,烏茲別克斯坦的監獄裡,刑訊逼供是家常便飯。

2010年11月,當時34歲的阿西索夫死在監獄中,死因至今不明。國際特赦組織要求德國查清阿西索夫之死的背景。歐洲憲法和人權中心還要求,德國安全部門的官員今後不應在臭名昭著的"酷刑監獄"審訊犯人。

調查受到阻撓

三家人權組織一致批評德國聯邦政府"封鎖訊息"的做法,指出這導致了無法查清德國調查機關、情報和其他政府部門參與由美國中央情報局實施的綁架、拘捕、審訊和虐待恐怖嫌疑人的真實情況。

Mohammed Haydar Zammar
薩馬爾被判12年監禁圖片來源: AP

報告還列舉了德籍敘利亞人薩馬爾(Mohammed Haydar Zammar)的案例。薩馬爾在9-11事件發生後不久即被中情局人員綁架,被關進敘利亞的一所監獄。2007年,他被判處12年監禁,罪名是他加入了在敘利亞被禁止的穆斯林兄弟會。國際特赦組織的國際法專家沙爾勞(Maria Scharlau)表示,有關德國在這一案件中起了什麼樣作用的調查無法順利進行,因為德國政府以國家安全利益為由拒絕公佈許多相關訊息。

憲法法院裁決如石沉大海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德籍黎巴嫩人馬斯裡(Khaled El-Masri)和定居不來梅的土耳其人庫爾納茲(Murat Kurnaz)身上。他們兩人均在國外被中情局人員綁架,被關押和虐待長達數年。德國聯邦情報局承認,該機構的官員對這兩人進行了審訊。德國聯邦議院為此成立了調查委員會,但由於當局的保密措施,以上提到的3個案件的真相均無法得到澄清。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曾於2009年認定政府的這種做法違憲,但這一裁決至今未能帶來任何政治後果。人權組織希望,聯合國反酷刑委員會借此次聽證的機會,能再次向德國政府施加壓力,敦促其配合有關案件的調查。

作者:Andreas Zumach  編譯:葉宣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