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50 Jahre Amnesty

2011年5月28日

一封要求當局釋放政治犯的文書,勾勒出一場世界運動的雛形。從50年前創立迄今,"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已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權組織。

https://p.dw.com/p/11PQm
鐵絲纏住的蠟燭是國際特赦組織的標誌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一些人士因為立場、宗教信仰與政府不符,而遭到囚禁、酷刑或處死的判決,這樣的事件無時無刻不在世界各地發生。每一天打開報章,讀者能夠汲取這一方面的訊息。

1961年5月28日,倫敦一名律師本南森(Peter Benenson)在英國《觀察家》報上,刊登了一篇名為《被遺忘的囚犯》的文章,呼籲讀者進行聲援、要求當局釋放政治犯。這篇文章,啟迪了"國際特赦組織"的創立。

《被遺忘的囚犯》在世界30份報章上被轉載,幾周之內,獲得了1000多名支持者的回應。1961年的7月中旬在盧森堡舉行的首次國際會議,迎來了來自美國、比利時、英國、法國、德國、愛爾蘭及瑞士的代表,成立了國際特赦組織--一個"捍衛信仰與言論自由的永久性國際運動"。

解救東西方、第三世界國家的政治犯

當時,國際特赦組織於西德的第一次活動,幾乎與多名作家、記者在科隆舉行的"文化自由大會"同時舉辦。該大會的主要創始人是2006年逝世的記者施特恩(Carola Stern)、作家萊昂哈德(Wolfgang Leonhard)、德國電視一台(ARD)長期旅外的記者魯格(Gerd Ruge)。

魯格回憶起當時的景象表示,"那時是冷戰的高峰期,東西方對彼此的對立及不信任加劇。很多人願意挺身而出,幫助政治犯,同時不成為衝突雙方利用的工具。"

來自倫敦的一個點子來得正是時候:國際特赦組織每個地方組織需分別照料來自東方、西方、第三世界國家的政治犯。科隆的地方組織首先就解救了俄羅斯詩人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一名西班牙籍的"耶和華見證人"教派(Zeugen Jehovas)信徒和南非共產作家古馬(Alex La Guma)。

汲汲營營為人權作貢獻

儘管履行的是《人權宣言》賦予的使命,國際特赦組織還是遭到了各方的猜度,在開始的時候,西方政客、媒體將之視為共產份子;東部陣營將之視為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爪牙。該組織於初創10年的運作時期中,解放了2000名政治犯,是當時世界政治犯總量的一半,並於1977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國際特赦組織自1977年以來堅持反對死刑,在越來越多國家取消死刑之後,遭處決的人數已減少。該組織於1985年拓展自己的使命,致力於保護難民及尋求庇護者;於1993年開始呼籲免刑罰;1998年國際特赦組織與其他非政府組織創立國際刑事法院,追究危害人權、屠殺事件、戰爭罪;在2003年之後,國際特赦組織致力於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人權問題。現在,該組織還致力於反對歧視貧窮人士、爭取適當的居住權。

美國前總統布希於今年2月取消前往日內瓦出席一項活動,是國際特赦組織最近一次的成功案例。那是因為,該組織在瑞士一份報章上報導了布希任職總統時,批准當局對關塔那摩、其他拘留所的罪犯施以酷刑的新聞。顯然的,布希是擔心這一事件再起波瀾而作出上述決定的。

世界最大的人權組織

國際特赦組織擁有超過3萬名會員、來自150個國家的支持者,是當今300個註册登記的人權組織中最大的一個。該組織在61個國家設有分部,主要集中在歐洲及美洲等地。

國際特赦組織一直堅守崗位,現在該組織的工作如同當年草創的初衷一樣,極具迫切性。過去5年來,該組織面對了一些國家激烈的攻擊,其中包括以色列、伊朗、沙烏地、剛果、中國、越南及美國。

當今世界上,一些當權者對民眾的態度,還是與本南森那篇被不斷引用的文章《被遺忘的囚犯》中所描述的相差無幾。國際特赦組織50周年慶之際,《觀察家》幾乎能把這篇文章逐字逐句的再刊登一次。

作者:Andreas Zumach 編譯:蔡慶暉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