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大動作!臉書要變朋友圈?

2018年1月13日

少一點廣告新聞、多一些親友動態,乍聽上去,臉書的最新改革似乎要重返初衷、增加「人情味」,但是包括臉書自己也猜測這一做法可能會使用戶減少。那麼作出這一改變的目的到底何在?

https://p.dw.com/p/2qn9G
Facebook - Zuckerber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K. Nietfeld

(德國之聲中文網)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創始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周四(1月12日)宣佈,動態消息裡將主推親朋好友的貼文,減少企業、組織和媒體的訊息。這位臉書的首席執行官認為這一舉措旨在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使人們擁有更多"富有意義的社交互動"。然而,專家認為,臉書作出這一決定和其目前面臨的各種批評不無關係。

臉書疲勞?

臉書的商業模式核心以約二十億用戶以及他們在臉書上的定期活動為基礎。用戶數量和活躍度成為臉書的廣告價值。

目前有跡象顯示,臉書面臨用戶流失的問題。去年8、9月份,在谷歌和YouTube擁有更多用戶的同時,臉書的用戶數量卻在減少。

"臉書疲勞症"這種說法並不新鮮。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用戶感覺他們能看到的親友消息越來越少、公共動態卻不斷增多,對他們而言,臉書更像是為企業和組織服務的平台。

另外,臉書在2016年美國大選中的角色也令人質疑,面對"假新聞生產地"、"誤導選舉"的指責。諸如德國等國已經開始出台新規打擊社群網站上的假新聞。

長遠之計?

正如外界猜測,臉書本身也預計,最新的改革可能會令部分用戶感到失望,甚至導致用戶數量減少。但是如果能提升整體的用戶體驗,這對公司長期而言是有益的。為此,臉書還計劃要增加自己製作的影片內容,向Netflix的方向發展。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臉書減少公共和新聞消息的出現,其實也是想由此向企業和媒體收取更多"曝光"費用。

媒體公司則對臉書的改變表示失望。德國雜誌網站Edition F的聯合創始人霍夫曼( Susann Hoffman)向法新社表示:"臉書替用戶決定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我個人對此很不滿意。"她認為,臉書應該更加個性化:讓用戶自己決定他們想看什麼。

安靜(綜合報導)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