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奧運之後怎麼辦?

2008年8月25日

「如果外國有人認為,中國人獲取了金牌就沉浸在過度的愛國主義情緒中,那他就完全想錯了。」世界報在北京奧運閉幕之際寫的這句話引出了一個新話題:奧運之後怎麼辦?該報注意到中國領導和媒體的一些新思維:

https://p.dw.com/p/F4EV
奧運火炬熄滅了,下一步怎麼走?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過去幾天,中國領導顯然在努力使奧運提起的民族激情降溫,他們不再說運動員的體育成就就是國家或社會主義制度的光榮。由於準備奧運,許多重要的改革停了下來,中國的國際形象蒙上了陰影。人為穩定價格而產生的費用達到了天文數字。......

政論雜誌'瞭望東方周刊'的看法非常具有批判性。雜誌的社論認為,奧運的舉辦表明中國已經長大成人,經過三十年的經濟改革,中國像孔子所說,應該'三十而立'。雜誌暗示說,中國沒有進行充分的政治改革使得中國人不能象一個大國的成年公民那樣,遇到'批評和指責時,不慍不怒,接受其正確部分,對沒有道理的指責以寬容的一笑以拒之。'

這樣的聲音表明,重新思考的過程已經開始,它來自內部,並非因國外壓力而形成。中國記者現在提出的問題是,今後的路如何走下去。勇敢的首都新京報奉勸讀者,'忘記這麼多的金牌'。它說,中國自1984年重新參加奧運會以來,發展成了奧運大國,但中國沒有成為體育之國。因為獲得金牌是四年來培養尖子的結果,並沒有擴大到面上,金牌不能確定中國在世界上的位置。

著名作家王蒙也告誡同胞,金牌只是樹葉和花朵,它們不能表明樹木的強度。王蒙說,'金牌只表示,如果我們努力,就能達到一切。但在我們應該如何走下去以及我們是發展中國家的問題上,金牌並不說明任何問題'。"

世界報的文章認為,奧運之後的中國在經濟上面臨"艱難的歲月"。"為了活躍經濟,北京無法繞過訊息自由和透明度這兩個問題",文章最後寫道:

"在製鞋、紡織、玩具和電器等勞動力密集型工業集中的中國東南沿海,已是一片嘈雜的聲音。時下經濟學家爭論時最常用的一個詞是'拐點'。它反映了人們的擔心,擔心在世界經濟下滑的形勢下,奧運之後的中國經濟也將走下坡路。石油和能源價格、國內的通貨膨脹以及美元疲軟都使中國經濟奇跡面臨問題。北京政府知道,現在它必須實行不得人心的經濟和價格改革。只有這樣,它才能使經濟轉向可持續發展、推動國內需求。十月份,中國的黨將在北京召開一次大型共產黨經濟會議、扳正軌道,以免列車出軌。"

北京奧運閉幕前夕,西方的政治家、經濟學家和人權人士對本屆奧運做了總結。商報發自北京的文章說,"在北京為獲得奧運舉辦權給人的希望和承諾方面,沒有一名觀察家做出了積極的評價":

"按照觀察家的評估,北京明顯贏得了這場為奧運進行的權力之爭,尤其與國際奧委會的鬥爭。這不僅因為中國實行強硬路線,把2008年奧運視為自己的財產。正如北京清華大學教授達尼埃爾•貝爾所說,也因為西方政治家和活躍人士過分天真地相信,奧運將使中國變成一個沒有壓制的國家。對奧運前和奧運期間北京嚴加管制的做法,貝爾教授說,這就像『請客吃晚飯前,先打掃房子,再對孩子說,不許吵架。』

已經多次被捕的北京律師李和平也認為奧運不會帶來開放。這位法學家說,'對於我來說,看來特殊措施奧運之後仍將持續下去'。現在許多人權人士擔心,由於奧運期間世界容忍了這一切,北京政府會把此視為其今後政策的通行證。

德國內政部長朔伊布勒昨天降低了政治期望,他說,以為奧運能達到政治往往不能達到的目標,是錯誤想法。國際奧委會說,奧運不能成為一切弊病的神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