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 習近平為何要推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

鄧聿文
2023年3月1日

中共當局宣佈又要進行機構改革,而且是習近平親自動員部署。政治學者鄧聿文指出,中國黨政系統確實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但習近平有個「心病」,他唸唸不忘黨的領導,要把黨統領一切在機構設置中予以體現,這使得機構改革變味,不是削弱而是重新強化了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後果。

https://p.dw.com/p/4O6W9
China Peking | Parteitag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
習近平上台後已經進行過兩輪機構改革,分別是2013的政府機構調整和2018年的黨政機構改革圖片來源: Andy Wo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剛結束的中共20屆二中全會,審議《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草案)》。但是會議公報只是強調這次機構改革的重要性,同意把方案的部分內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周日舉行的兩會討論,沒有更多內容,外界對這次機構改革改什麼一頭霧水。

事實上,要不是在二中全會前的政治局會議突然冒出二中全會重點審議機構改革問題,人們根本不會料到習近平又要對黨政部門動大手術了,輿論把對兩會關注的焦點放在人事上,今年是新政府組成之年,雖然二十大的權力班子已確定,但李強的新政府到底由什麼人組成,還是有些看頭的。而對所謂機構改革,習上台後進行過兩輪,分別是2013的政府機構調整和2018年的黨政機構改革。後一次動靜非常大,也是先有一個改革方案,然後在兩會討論部署,重組了多個部門,新設了多個機構。這使得外界以為那次機構改革過後,在習時代,應該不會再有大動作的機構改革了。

所以輿論對當局宣佈又要進行機構改革,而且習近平親自動員和部署,第一反應是,習又想折騰出什麼幺蛾子?這次機構改革和以往改革包括18年的那次,有個很大不同,就是保密工作做得好,在當局公佈消息前,外界不知道有這回事,而過去這類事在官方正式公佈前,消息早就滿天飛,具體裁撤或成立什麼機構,基本上沒有秘密可言。但此次當局在政治局會議前沒有透露半點風聲。然而這並非是好事,因為政府機構改革沒有什麼值得可保密的。提前讓公眾知情,並參與討論,雖然他們的意見並不會被當局吸收,可至少可以看作一種公眾參與。而現在的做法,是剝奪了民眾的知情權,讓他們無法就此發表意見。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在習統治的下半場,當局對民眾戒備日深,借用一句俗語,防火防盜防百姓。

此次機構改革的兩個導向

雖然二中全會沒有透露更多的機構改革內容,但在消息出來後,還是有港台媒體放出風聲,說當局要將國安部、公安部劃出國務院,成立內務委員會,這兩個強力部門劃歸內務委員會管理。敏感者馬上覺察到習是不是要學蘇聯做法,為警察擴權,打著國家安全的旗號,以後可以隨意逮捕人?也有傳言要成立安全和統一委員會。到底如何改,新設什麼機構,恐怕要到兩會方案公佈後才知道。但在中共和民主黨派舉行的民主協商會上,官媒對此的報導還是能夠讓外界窺探出一鱗半爪。

根據報導,習在講話中指出,中共二十大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統一領導的體制,改善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完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改善機構編制資源配置,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理順行業協會、學會、商會黨建工作管理體制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換言之,這大概會是此次機構改革的著力點,尤其涉及的金融領域、科技領域以及政府組織結構這幾塊,會是機構改革的重點。二中全會公報也提到,要深化重點領域機構改革,那麼金融、科技、安全可能就是這樣幾個重點領域,因此,設立金融工委、科技工委、內務委員會等是大有可能的。

習的這段話也為外界指出了當局此次機構改革的兩個導向,即加強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後者最早在2013年18屆三中全會提出,以後成為中共的施政目標方向,也是13年特別18年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另一指導思想是所謂的黨統領一切,這兩者是18年和這次機構改革的導向。習要求黨政機構的設置及其職能配置必須體現這兩個導向,在它們的指引下推進機構改革。

簡單回顧18年那次機構改革,在中央層面,組建了正國級的國家監察委員會和副國級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中央審計委員會和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共四個機構,並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路安全和訊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改為委員會;在國務院層面,除了將職能相近的部門合並同類項,也新設了退役軍人事務部、國際發展合作署、國家醫療保障局和國家移民管理局等部門。如果這次再設中央金融工委、中央科技工委、中央內務委員會以及統領行業協會、學會、商會黨建工作的什麼中央領導小組,應該一點也不奇怪。國務院這邊,也非常有可能新設和裁並一些部門。

政治學者鄧聿文指出,習近平要把黨統領一切在機構設置中予以體現,不是削弱而是重新強化了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後果,這個後果恰恰是鄧江胡時期歷次機構改革要革除的對象
政治學者鄧聿文指出,習近平要把黨統領一切在機構設置中予以體現,不是削弱而是重新強化了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後果,這個後果恰恰是鄧江胡時期歷次機構改革要革除的對象圖片來源: Xinhua/AP/picture alliance

習近平發動這次機構改革的真實出發點

中國的黨務和政務系統,很長時間來機構臃腫,疊床架屋,職能錯配,人浮於事,不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要求,確實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過去40多年,據統計中央部門進行了5次改革,分別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9年、2018年;國務院則是每5年進行一次機構改革,分別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共8次。不能說這些改革沒有完全起到效果,但看起來沒有走出精簡後再膨脹,膨脹後又精簡的怪圈,否則為何要頻繁進行機構改革?尤其習時代的兩次改革,本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理念非常好,方向也很對,按照這個理念和方向設立黨政機構,配置政府職能,對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會起到很大推動作用。但習有個「心病」,他唸唸不忘黨的領導,要把黨統領一切在機構設置中予以體現,這就使得機構改革變味,不是削弱而是重新強化了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後果,這個後果恰恰是鄧江胡時期歷次機構改革要革除的對象。可習完全反著來。

習所以有這種「變味」的機構改革設想,當然不是因為他愚蠢,而是為著保黨、保自身權力的考量。二十大他組建了一個習家班,黨內再沒有力量挑戰他,但時勢是在變化的,他的權力「穩如泰山」,可是黨不能出問題。畢竟他的權力依附在黨這個體制上,黨出任何大的問題,都會削弱和動搖他的權力,因此他必須確保黨的統治也穩如泰山。從這個角度說,保黨也是保他自己。而在目前的地緣環境下,面對美國對中國的圍堵和打壓加重,尤其科技上卡中國的脖子,習要在金融、科技、國內安全上加強黨的控制,也就不難理解。在這些領域,重新進行機構設置,派自己信得過的人掌控,不讓心懷不滿的政治對手有「興風作浪」的機會,從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對維護政權很有必要,這大概是習發動這次機構改革的真實的出發點。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