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中國的膜蛤文化

白信2016年8月20日

過去兩年間,中國的「膜蛤」文化突然間引發了外界關注。這個獨特的文化存在,到底具有怎樣的性質,是去政治化的粉絲結社,還是單純的搞笑?或者反映了中國怎樣一種複雜的權力鬥爭圖景,抑或新興的新媒體政治框架內一種「靜悄悄的反叛」?

https://p.dw.com/p/1Jm5D
Bildergalerie Non Verbale Kommunikation China Deutschland
江澤民(資料圖)圖片來源: G.C.Hin/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就在這周,8月17日前後,膜蛤指向的中國前總書記江澤民的90歲生日那天,一些國際媒體報導了中國的膜蛤現象和"蛤絲"群體。

中國當下,各種各樣的懷舊情緒彌漫在社會,有自由派知識分子和黨內老人們對1980年代的懷舊,他們以《炎黃春秋》雜誌的20萬訂戶和數百萬讀者為代表;還有當年的紅衛兵和造反派、1990年代的下崗工人們對毛時代的懷舊,他們在薄熙來的重慶時代尤為活躍,其中很多就是所謂的"毛粉";還有一些年齡層各異卻緬懷民國時代,他們多是業餘的現代史愛好者,在中國當下也創造出了一個規模不小的民國風文化。相比之下,對1990江澤民主政年代的懷舊情緒可謂最新的,也是經過胡溫時期的僵化和後任習氏政權的緊張,而對江時代由開明技術官僚統治所保有的政治寬松、"悶聲大發財"的懷念。

只是,根據筆者的經年跟蹤和觀察,蛤絲文化的興起卻屬偶然。只是因為一、兩位業餘研究者對江氏"大人物、小故事"的不懈收集和解讀,通過網路悄悄的傳播,因為中國微信新媒體的結社左右慢慢形成。甚至連"膜蛤"的蛤蟆,最初也是江任內全力打壓的"邪教"組織法輪功長期建構的符號,卻被蛤絲們取用,只是政治立場大不相同。而佔據蛤絲文化核心的"蛤三篇"和身份認同,他們把江氏的著名語錄改成日常生活的切口,十分私人化,也暫且不顧時局緊張或者更嚴肅的異議分子、更苦難的維權運動的正義訴求,而充滿了以娛樂達成反諷的意味。

如果再考慮到蛤絲群體的構成,主要以北上廣大都會的文化青年、IT創業家、以及海外青年知識分子等為主,他們恰好也是習近平最新統戰政策的目標對象既所謂新社會人群,一群有著鮮明自由主義色彩的社會活躍分子,不能不說,膜蛤文化的形成非常符合已故美國哲學家理查德.羅蒂的名著《偶然、反諷和團結》一書所建構的現實圖景。他們,蛤絲們,代表著中國一個新興的文化群體,也是羅蒂所定義的:私人主義者、非理性主義者和感受主義者。他們親歷劇變中的中國社會,深刻感受著社會和政治轉型帶來的壓力和樂趣,卻無法效仿或者跟隨那些偽裝理性的"公知"群體,同時作為活躍的新媒體用戶群也與各種正義運動保持著若即若離的姿態,這後一點尤其受到貌似堅持"苦難正義"群體的抨擊。

重要的,這一自發群體的偶然選擇,似乎也繼承了90年代王朔風格的反諷,就像王朔劇在最近兩年中國青年群體中重新受到追捧,而在更廣泛的文化自覺意義上產生了各種對當下政權與江時代兩種威權主義統治對比的反諷話語,堪稱真正的犬儒主義,頗類古希臘時代的第歐根尼,也代表著中國北上廣政治中心城市裡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人群的情感的共情。他們有著幾乎相同的美劇和王朔劇的趣味,也站在中國文化創造力的前沿,然後創造了一個只屬於他們自己的膜蛤話語體系並且相互聯結,不屬於任何一個現實政治力量或者任何一種商業性、追星式的粉絲文化,最典型不過地實踐著羅蒂意義上的自由、非暴力的情感自覺。

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蛤絲群體和他們的膜蛤文化,幾乎就是捷克1970年代"宇宙塑料人"樂隊的集體版,頹廢、犬儒,政治性和娛樂性參半,形成於2013年的新威權主義開始,或許將終結於未來的時代巨變前夜。然而,一個真正有中國特色的文化自覺和情感自覺的窗口已經打開,一種新的團結的可能,這或許是中國當下充滿緊張、撕裂和暴力的城市和網路文化當中最別致、有趣、樂觀的一面吧。

白信為政治學博士、北京獨立政治觀察家。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