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家庭政策成為德國新政府重要議題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6年1月25日

在前任德國總理眼中,「家庭政策」是個不足掛齒的議題,但今天它卻躋身政治議事日程的前排位置,成為政壇熱門話題。就這一點來看,雖然新任家庭部長馮德萊恩女士提出的建議遭到批評,但她已取得首戰勝利。以下是德國之聲記者的有關評論。

https://p.dw.com/p/7qjg
聯邦家庭部長馮德萊恩圖片來源: dpa

德國家庭部長馮德萊恩感覺自己陷入暴風雨當中,並努力試圖在她自己掀起的這場暴風中站穩腳步。這一點相信她能做到,因為能成功拋出這個議題,就已初步取得積分勝利。家庭部如今已在聯合內閣兩大政黨競相爭取自身利益的競技場上爭取到一席之地。

家庭政策的積極發展,當然並不僅因為馮德萊恩契而不捨地頻頻抨擊家庭政策的缺失,就連主張市場經濟自由化的政治人士,以及講求個人主義社會模式的自由派捍衛者都已經注意到,養老金的支付情況每下愈況,促進家庭政策的必要性則成為各方共識。

此外,比薩測試暴露了德國中學教育水準落後的問題,也是促使家庭政策受到重視的原因之一。促進優惠兒童政策就是促進提升教育水準。作為一個高科技國家,不容對培養下一代的問題掉以輕心,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

目前有關家庭政策的辯論,最博人好感的是,兩大政黨不再堅持其家庭政策的一貫立場,使政黨間的利益爭奪轉變為優良政策構想的競爭。而執政團隊就促進家庭政策細節問題的激烈爭辯證明,兩黨在政策制定上,新思維模式的出現,導致傳統陣營的意見受阻。

無論如何,上周執政聯盟已決議通過制定鼓勵年輕母親就業的促進政策。就業婦女雇傭保姆或將子女寄放托兒所的費用,可像購置電腦一樣,作為職業附加支出,得申請折舊退稅。實施這一政策,對於基民盟的傳統家庭設想,或典型社民黨的貧富均分政策主張都相去甚遠,因為此政策將使收入較好的家庭獲益更多。而與收入多少掛鉤的兒童津貼,同樣也是收入越多,補助津貼也越多。

現在,聯邦政府的家庭政策首次掙脫了社會及象徵性政策的夾縫,邁向只問成果,不問表面文章的實質政策。

馮德萊恩部長務實地看出,為什麼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婦女放棄生育子女。問題的關鍵並不在10歐元或20歐元的兒童津貼。她們關注的是,如何能在不影響辛苦建立的高生活水準下,和諧取得職業與家庭間的平衡。

一個高校畢業的婦女,一般很難在獲得一份待遇不高的半天工作的同時,還能就近為子女找到一個能與工作時間相吻合的幼兒園位置。這一現實令人感到相當氣餒。雖然有限的年終退稅金額,無法彌補支付託兒所的費用,但全天制私人托兒所至少為婦女提供了一個不與職業脫節的機會。

家庭政策的一些新觀點,以及馮德萊恩部長大膽要求地方政府共同承擔責任的做法正確,令人耳目一新。而設立免費的幼兒園真不可行嗎?在此,我們或許有必要調整優先價值的順序,以及重新定義重點要素。禁止思考或吹毛求疵的挑剔是無濟於事的。

(楊家華播報)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