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題討論:中國人如何融入德國社會?

2011年1月29日

來德國生活苦於無法融入當地社會?市議員、企業家、中文學校校長……身兼數職的德籍華人張逸訥於1月22日在波昂為中國留學生和在德華人舉行了題為" 社會融入與文化自信"的研討會。

https://p.dw.com/p/106oj
張逸訥在專題討論會上圖片來源: DW/J.Juan

作為第一批中國公派留德人員之一的張逸訥把自己30多年來如何成功融入德國社會的經驗濃縮在90分鐘的演講中,他認為中國人在德國基本處於一種「融而不入」的狀態,意思就是說中國人和德國人之間因為沒有宗教等較大的衝突,所以基本可以相安無事的和平共處,但是真正能融入和參與到德國人生活裡的中國人卻為數不多。在他看來,作為個人融入德國社會主要需要以下三個基本要素:對當地社會文化的瞭解和認同;對本族文化的自信和一定程度的優越感;入鄉隨俗,參與和服務社會的願望。

融入是意願問題

報告結束後,意猶未盡的觀眾競相提問,把活動推向了另一個小高潮。不少學生朋友在欽佩之餘卻無奈地認為,現在的留學生學習和生活壓力更大,課余時間較少,想過和他一樣豐富多彩的生活,確實心有餘而力不足。張逸訥卻不同意這樣的觀點:「融入或介入社會,有的時候並不是時間上的問題,而是意願上的問題,你總有時間的,少看點電視,少上點網,參加體育社團,幫忙組織,從小事做起。」

換位思考是理解的基礎

張逸訥繼續解釋道,熟練掌握當地語言和懷有積極主動的意願是融入的前提,當和德國人討論"計劃生育"、"西藏"等敏感話題時,除了保持冷靜的頭腦就是要讀閱多方面資料文獻,不能只聽一面之詞。另外,他提醒在德的各位華人:「(凡事)不能太認真,換位思考很重要,如果在他的位置上想某些事情就會很容易理解。」

作為在場的唯一德國人,活動主辦單位之一的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dienst,DAAD)中國部負責人阿爾貝斯(Niels Albers)對此感同身受,他也認為外國人在德國生活不要過於敏感,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舉例說:「你到一個超市,買水果之前,摸一摸,碰一碰,有人不禮貌地對你說'不行',但是我可以告訴你,作為一個德國人我在超市這樣做的話,人家也會罵我。所以這樣的事情並不總是和排外主義有關。」

融入並非同化,融入等於奉獻

認為本次活動讓自己受益匪淺的不僅是剛來德國的中國人,在德生活多年的華人在產生共鳴的同時,也表示收獲不少:「他講得很多東西,我們都有同感,應該要有文化自信,你在跟德國人打交道的時候,沒有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底氣就不足。「」融入等於奉獻',我覺得他的這句話說得很對。我自己雖然來德國已有七年,剛開始覺得自己做得很好,但後來慢慢發現變的目的性比較強,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才會做,刻意了之後才發現沒有頭三年在德國融入得多,所以這句話有些點醒我的作用。」

活動的另一個主辦單位是一個以學術和工作經驗交流為主的在德組織:萊茵論壇(Rhine Academic Forum,RhAF)。他們定期舉行類似的學術研討會,對於此次專題討論,論壇壇主李劭蔚最後總結道:「不是一味的符合和附和德國社會,一方面瞭解他們,另一方面還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同時又被德國人接受,這一點不容易做。我覺得沒有道理說德國好還是中國好,既然你選擇在德國生活一段時間就要好好的體會當地的文化和生活,如果等一天回國的話,也要好好地融入中國的社會。」


作者:安靜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