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巴以衝突的恩恩怨怨

Peter Phillip2007年11月27日

60年前,聯合國就計劃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各自建國。但是相關的181號決議將英屬託管地巴勒斯坦分割後只建立了一個國家,以色列。這在當時引起了轟動。對於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而言,這幾乎是一個奇跡。但是拒絕這種劃分的巴勒斯坦人則空手而歸。直到今天,他們仍在期盼著自己的國家。

https://p.dw.com/p/CTrH
何時可以看到希望?圖片來源: AP

當聯合國1947年11月29日召開首次特別會議,就巴以命運作出表決的時候,該機構只有兩年歷史。儘管當天沒人會想到,這一決議最終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但人們仍然可以在全體大會上感覺到緊張的氣氛。會議討論的內容是:將歷史上被稱為巴勒斯坦的地區進行分割,建立一個猶太國家以及一個阿拉伯國家。這是建立以色列的最後一個重要步驟,但也造成了世界上迄今無法解決的中東衝突。

一戰後鄂圖曼帝國瓦解,英國人獲得了巴勒斯坦的託管權。1917年,倫敦政府在所謂的「貝爾福宣言中」贊成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但當時土耳其的統治仍然存在。但是,接管巴勒斯坦以後,英國不得不自己承擔這一聲明的後果。

特別是在德國納粹系統驅逐、謀殺猶太人以後,前往巴勒斯坦的猶太移民不斷增加,當地的局勢也日益緊張。巴勒斯坦不斷高漲的民族主義試圖阻止猶太移民潮,於是巴勒斯坦人與猶太人之間爆發了武裝衝突,猶太地下組織襲擊英國軍隊以及託管代表的情況也不斷發生。

倫敦政府需要尋找出路。1937年,英國的「皮爾委員會」提出,只有結束託管,將巴勒斯坦分為猶太和阿拉伯兩個國家,才能解決問題。但由於很快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東成了英國不願放棄的一塊重要戰略地區,因此「皮爾委員會」的建議未能得到實施。

戰爭期間以及戰爭剛結束不久,猶太移民潮以及巴勒斯坦地區的緊張局勢再次加劇。英國將一部分來自歐洲的猶太難民以及集中營倖存者送回歐洲,甚至送回了德國。

世界各國都同情猶太人,支持分割巴勒斯坦,即便阿拉伯以及穆斯林世界表示反對。伊拉克外長、阿拉伯聯盟主席賈梅裡在1947年11月29日的聯合國全體大會上表示:「阿拉伯國家不能容忍這種分裂,這種對政治、經濟獨立性的威脅。他們在所有涉及他們所在地區利益的事務中都享有發言權。因此,他們拒絕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國家。今天反對,未來的任何時候也依然反對。」

最後的表決結果也反映了這一態度。按當年蘇聯駐聯合國大使葛羅米科的說法,蘇聯原本希望建立一個由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共同組成的民主國家。但是最後覺得,雙方都沒有做好準備,於是同意了兩國方案。就連當時在中東地區並不特別活躍的美國也依據一個美國調查委員會的結論認為,應該在巴勒斯坦建立兩個國家。法國同樣投了贊成票,英國棄權。

大會主席、巴西人阿朗哈宣佈的表決結果並不出人意料:33票贊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

6個月後,以色列正式建國,英國從巴勒斯坦撤走了最後一名士兵。第二天,首次中東戰爭打響。60年後的今天,該地區仍然沒有獲得和平,但是巴解組織以及阿拉伯聯盟至少已經基本接受了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兩個國家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