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希拉蕊‧克林頓結束印度之行

2009年7月21日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結束了對印度的五天正式訪問。本周一(7月20日),她與印度外長克裡希納在新德里簽署了三項國防和科研領域的合作協議,為美印兩國在該領域的進一步合作掃清了道路。對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夫人來說,這意味著其印度之行的最大成功。自歐巴馬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希拉蕊‧克林頓是對印度進行訪問的最高級別的美國政府官員。

https://p.dw.com/p/Itot
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夫人與印度外長克裡希納圖片來源: AP

希拉蕊‧克林頓印度之行的目的是加深美國與印度的合作關係,訪問也取得了具體的成果。這次訪問也是向印度證明,歐巴馬政府十分重視印度在全球政治舞台上日益重要的地位。克林頓在與印度外長克裡希納共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將共同努力,不僅是維護我們的友好關係,更是要拓寬和加深這一友好關係。"

為了進一步顯示美國對印度的友好,克林頓透露說,印度總理辛格將於今年11月24日訪問華盛頓,這也將是歐巴馬擔任美國總統後第一次正式接待外國政府首腦的國事訪問。

克林頓還說,她的印度之行的一個最重要成果是雙方簽署了一項"武器終端用戶監控"協議,這為兩國加深國防事務上的合作鋪平了道路。按照美國的國內法律,對於購買美國先進武器系統的國家,華盛頓有義務檢查該國將武器用於協定指定的目的,並且沒有將技術洩露給其它國家。

印度預期將在未來五年裡花費300億美元用於更新以蘇聯製造的武器為主的武器庫。這些軍費的三分之一將用於購買126架多功能戰鬥機。預計,印度的這一軍事採購將會使得美國洛克希德‧馬丁軍工企業和波音公司受益。這兩家美國企業在戰鬥機領域一直在與俄羅斯的米格-35戰鬥機,法國的陣風戰鬥機和瑞典的鷹獅戰鬥機以及歐洲颶風戰機等展開激烈競爭。

美國和印度還簽署了核能合作協議,印度公佈了兩處將由美國公司建造的核電站的選址。美國官員估計,這一協議將為美國公司帶來價值相當於1000億美元的對印出口,受益的將可能是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和西屋電氣公司。西屋電氣公司於三年前被日本的東芝收購。

為了加強兩國關係,克林頓還宣佈兩國外長今後每年將共同舉辦一次"戰略對話"活動。

外界傳言,歐巴馬上任初期因支持巴基斯坦打擊與阿富汗邊境塔利班勢力而忽視了印度。分析家指出,克林頓此次訪問印度過程中,兩國都在努力消除這一印象。

不過,在許多其他領域,美印雙方的矛盾依舊存在,比如在環保領域。上周末,印度環境部長拉梅什就拒絕了美國對印度政府施加的壓力,他強調指出,印度的人均廢氣排放為世界最低水準。儘管如此,希拉蕊‧克林頓依舊樂觀地表示:"美國與印度對許多問題和解決方案存在不同的看法。但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有能力克服歧見,與美國一道在談判中取得具體的結果,創造美好的未來。"

希拉蕊‧克林頓還試圖打消印度懷疑美國接近中國而冷落印度的顧慮。

克林頓周二將到達泰國首都曼谷,並將出席以"共同行動應對全球挑戰"為主題的第四十二屆東南亞國協(东盟)外長會議,該會議已於七月二十日在泰國南部普吉開幕。


作者:瀟陽/祝紅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