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平壤緣何不聽話

2013年4月19日

北韓日前表示,不排除談判緩和朝鮮半島局勢的可能性,前提是國際社會取消對朝制裁、美韓停止「挑釁行為」,美國撤走核武器。韓國政府斷然予以拒絕。德媒再度強調,解決北韓問題的關鍵仍在中國。

https://p.dw.com/p/18JTv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在本月初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不點名批評北韓,顯示出北京當局已對平壤漸漸失去耐心;中國網路上要求對 「不顧大局,我行我素」的平壤予以懲罰的呼聲高漲。不過,4月19日一期的《法蘭克福匯報》上刊登的一篇記者文章卻指出,各種跡象顯示,北京仍不願對平壤施加明顯壓力,預示著,北韓危機正未有窮期,而北韓之所以不聽規勸,又自有其歷史和現實的原因:

「中國領導層最樂見的解決辦法不是什麼秘密:北韓應繼續作為中美兩個勢力圈之間的緩沖國;新領導人啟動經濟改革,開放國門,首先是向北方的這個大鄰國開放;中國提供能源和食品援助,作為交換,從北韓獲得原料,將來還得到勞動力;由此,平壤避免崩潰,並同中國的經濟區相連。

Kim Jong Un Feier 101. Geburtstag Staatsgründer Kim Il Sung OVERLAY GEEIGNET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然而,金正恩則與其祖父和父親有同樣的想法,即:不願成為中國的附庸。即使是面對中國這個大鄰國和盟友,北韓也力爭自己的獨立性。這有著歷史上的原因。北韓曾是中國的藩國,對這個大鄰國的世仇舊怨尚未消失。中國『志願軍』對朝鮮戰爭的參與也未能使這一點有所改變。今天,北韓還更擔心,更頻繁的經濟交往會讓資本主義思想從中國帶入國內。

「北韓以核武器作為訛詐手段,確保自己的獨立性。中國不願看到一個有核武裝的北韓,而且,為了自身利益也希望有一個非核化的朝鮮半島。因此,它參與了聯合國的制裁,並要求金(正恩)遵守在北京舉行的六方會談上達成的協議。

Südkorea Soldat Grenze
圖片來源: Reuters

「不過,北京尚不願意動用它最大的壓力手段:停止提供能源和食品援助。北京擔心,一旦採取這一手段,北韓就將出現動蕩局勢,會使中國,尤其是東北邊境地區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如果北京對金正恩聽之任之,就有可能產生戰略上的不利因素。北韓的戰爭叫囂現在就已導致地區出現高度軍備。尤其是中國的宿敵日本利用這樣的機會,試圖掙脫和平憲法加諸其身的鎖鏈。」

文章最後寫道:「因為事情緊急,北京已讓金正恩明白,自己的耐性並非無限。但只要中國尚未真正施壓,中斷或完全停止供應能源,金正恩就會繼續玩弄其威嚇戰術。而一旦發生戰爭,中國就有責任向北韓提供支持,與韓國和美國對陣。對這樣的一種『可惡』選項,北京也應三思。」

對外國汽車生產商的輿論攻勢

本年度上海國際車展本周末開幕。4月19日一期的《南德意志報》刊文指出,在對德國汽車業至關重要的市場—中國,過度管理、莫名其妙的監控、強迫技術轉讓等許多問題依然沒有解決,而且,新近又出現了針對大眾、寶馬、奧迪和戴姆勒—賓士等名牌車製造商的官方媒體輿論攻勢,讓人深思:

Automesse Shanghai Volkswagen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外國)汽車生產商在中國被牢牢牽著鼻子走。它們只有與(中國)國有企業合作之後才能開始生產。鑑於此,經理們和行業專家們很難相信,對德國四大汽車製造商同時發出批評純屬碰巧。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並非碰巧,而是背後自有其戰略。然而,在尋找原因時,各家的看法又大相徑庭。人們不能確定,這是一種政治要挾手段?相關報導的背後是一批民族主義色彩濃厚的中國記者?或者,是為了給本國生產商提供支持?」

摘編:凝煉

責編:石濤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