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獨立中文筆會前任會長廖天琪專訪

anonym.Chinesisch2013年11月5日

獨立中文筆會上一任會長廖天琪,就任四年間,是中國當局嚴控思想的時期,劉曉波獲得諾獎、廖亦武流亡德國等事件背後,都有她的身影。她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要讓中國獨立作家的聲音被世界聽到。

https://p.dw.com/p/1ABno
Tienchi Martin-Liao (* in Nanjing, China) ist eine chinesische Autorin und Übersetzerin; seit 2009 ist sie die Vorsitzende des PEN Centers in Taipei.
圖片來源: Elke Wetzig/CC-BY-SA

德國之聲:對於很多人來說,獨立中文筆會近年隨著會員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獨立中文筆會在香港的頒獎活動以及對中國獄中作家的聲援活動等逐漸被熟知,我們想請您介紹一下獨立中文筆會的成立背景及您在任時筆會最重要的事件。

廖天琪:獨立中文筆會是2001年由幾位創會的會員發起的,其中包括貝嶺、劉賓雁、劉曉波等發起的,他們多半是散居在海外的作家,也有一些是國內的。他們從2001年同時向國際筆會申請加入,成為國際筆會其中的一個成員。獨立中文筆會進去以後非常活躍,第一任會長是劉賓雁先生、接下來是劉曉波、鄭義,下一屆就是我。

我們一路走下來,首先要說獨立中文筆會面向了國際和劉曉波的受難很有關係;劉曉波遭遇逮捕被判刑11年,接著2010年他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這是一個國際性的大事情,這直接把獨立中文筆會推向了國際視野。我從2009年接任會長以後,那時候劉曉波已經判刑,在2008年時他被抓時,我已經是筆會的理事會成員,直到他獲獎的兩年間我一直努力的把這件事情推向國際視野,請大家聲援、呼籲和營救,那時候也沒有想到會有在國際上造成大的影響的能夠得到諾獎,我絕對不會說這是我個人的努力,而是大家共同的努力。

Gratulation. Das P.E.N.- Zentrum verleiht den Hermann-Kesten-Preis 2010. Dr. Tienchi Martin-Liao nimmt alsVetreterin von Liu Xiaobo die Preis entgegen im Staatstheater Darmstadt. Foto DW/Juan Ju Datum: 11.11.2010.
2010年廖天琪代表劉曉波領取赫爾曼.凱斯滕獎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獨立中文筆會,我想獨立兩個字的份量很重,獨立在您的理解中有怎樣的意義?

廖天琪:獨立這兩個字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也知道在一個不自由的國度裡,作家的寫作不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如果他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自己的思想、用他自己的語言來做藝術創作的話,會受到威脅和騷擾,在中國大陸言論自由、獨立寫作是受到限制、被鉗制之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劉曉波是其中一個,當然還有更多的例子。

但我們筆會最強調的就是獨立寫作,獨立寫作代表獨立思想和人格。我們的筆會是和中國官方的作協相對立的,我們筆會中的作家用獨立寫作來維護言論和創作自由,但是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不斷有我們的作家被逮捕,甚至於被判處非常長的刑期,我們的一個會員在2010年底,因為被關押疾病得不到治療而去世。這是非常沉重的使命,作為一個獨立作家非常不容易的。

德國之聲:您在任期間,筆會對這些推動自由的作家給予了怎樣的支持?

廖天琪:我們雖然是一個文學組織,我們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言論自由,但還有一個重要任務,我們要保護維護我們宗旨的作家的人權和安全,除了在精神上我們彼此守望相助外,我們也給予這些作家一些經濟和物質上的幫助,我們有限的經費裡面,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來資助相當困難的作家、或是曾經坐過牢、正在坐牢的作家家屬,我們也會給正在坐牢的作家一些法律援助的支持,找律師來為他們辯護。

德國之聲:四年中,您不停的在國際機構和海外政府間游說、以及組織各種活動,也幫助廖亦武、野夫等很多作家到達能夠自由寫作的國家。比如廖亦武從出走中國到在德國,背後都有您的身影,您為什麼不停的把這些作家帶出來?

廖天琪:中國的作家他們由於生存、寫作的環境使得他們受到限制,他們沒有機會在世界間遊走,我也在想這樣的問題,中國有很多有才華的作家,他們的視野受制於中國的環境。我希望中國作家也能得到與世界進行思想、文化交流的機會。廖亦武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作家,他當時在中國甚至遇到了人身安全的威脅,如果他不離開中國,會因為出版他的書而遭到逮捕,他自己也明白這種危險性,在這種狀況下,我就幫助他出來了。他出來後出版的書也獲得成功。但像野夫他是一個非常有深度的作家,野夫的文字之美、喻意之深,如果翻譯成其它文字會很困難。到現在他的書在國外的出版都沒有成功。我的作法不是要把中國作家弄到外國來,要他們留在國外,我只是想提供一個機會:他們到國外來看一看,做一些比較。看了外面的世界,幫助一個人對於自己的文化和生存環境,有更深切的體會。

德國之聲:2012年、2013年獨立中文筆會的頒獎都是在香港舉行,毫無例外的受到中國當局干擾,您在我們的採訪中曾質詢"誰在害怕真相與文學"?中國當局為什麼害怕?

廖天琪:任何專制政權對於擅於思考和表達的人是最害怕的,這些人能夠把思想擴散出去,中國有一個非常深的傳統,對於文人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恐懼,這種恐懼遠遠超出了理性。這個國家掌權的黨實際上控制了一切的資源,從 軍隊到所有的媒體,他們還是這樣怕。

Am 20. September in Köln, beim China-Festival: "Ungehört - China im kritischen Dialog" Podium mit: LIAO Tienchi, LI Chengpeng, Anne Roth und Stephan Kramer copyright: DW/Matthias von Hein zugeliefert von: Matthias von Hein
今年9月,科隆世界藝術學院邀請中國作家李承鵬、冉雲飛等來德交流圖片來源: DW/M. von Hein

德國之聲:四年中您幫助獨立中文筆會建立和國際機構的聯繫,打開了中國獨立作家與世界聯通的大門,包括9月份您還參邀請冉雲飛、李承鵬等作家來德國交流,您會不會繼續做這樣的推動工作?

廖天琪:我會的!中國的作家群體、知識分子群體是非常優秀的,他們的表達能力、對中國社會的觀察和見解是非常到位的,讓他們到西方來,和西方的公眾界面對面的交流是非常重要,讓西方世界知道中國這些特定的群體在想什麼、有什麼樣的期待、有怎樣的恐懼,我現在是科隆世界藝術學院的成員,我們有一定的資源和可能性,我還會繼續把中國國內的一些優秀的知識分子邀請出來,從精神和文化的高度和西方對等的知識分子交流。讓這些獨立作家的聲音被世界聽到。

德國之聲:新一任會長貝嶺已經就任,他在接受我們的採訪中也強調筆會接下來要補強文學部分,繼續推動言論自由,您有何寄語?

廖天琪:在中國這樣一個特定環境下,文學老是在政治的陰影下;貝嶺是一個詩人,在文化方面、推介西方的文學給讀者方面做了很多貢獻,他希望獨立中筆會盡量更可能恢復文學的色彩,這當然是對的,即使他這麼做,我相信他也不是真的要避開政治這一塊,因為這是沒有辦法脫離的,我是對他寄予很大希望,他也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採訪記者:吳雨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