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從「中國製造」邁向「德國製造「

2012年9月29日

不久之前,兩家中國企業集團三一重工、濰柴動力投資重金分別收購了德企普茨邁斯特和凱傲集團。除此之外,許多中國公司都紛紛進駐德國,在這裡銷售或者是直接進行生產。是什麼原因吸引了這些中國企業呢?

https://p.dw.com/p/16DEI
Die deutsche und die chinesische Nationalflagge wehen am Montag (12.10.09) in Berlin am Kanzleramt beim Empfang des stellvertretenden chinesischen Staatspraesidenten Xi Jinping. Jinping eroeffnet am Dienstag (13.11.09) die Buchmesse in Frankfurt am Main. Foto: Axel Schmidt/dapd // Eingestellt von wa
圖片來源: dapd

(德國之聲中文網)如果一個人不遠萬里路程來到一個風土人情迥異的陌生國度,冒著成千上萬歐元的風險來投資,那麼他一定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做出這個決定。九月中旬在科隆召開的2012中國商務與投資論壇上,當記者詢問商家赴德投資的理由時,許多人不約而同的表示,「德國製造」的核心內容——德國技術,是促使他們來這裡投資的主要原因。三一重工三副總經理蔣向陽接受採訪時表示:「德國製造首先是一個品牌。首先品牌聽起來很好,另外,它是實實在在的:研發、製造零件,(包括)服務,各方面的高品質。這個是目前『中國製造』還比較欠缺的」。

chi 2409 Made in China - MP3-Stereo

高科技吸引投資者

作為世界大工廠,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商,業務覆蓋了各個國家和地區。不過中國人並不因滿足於此。他們投資重點行業,希望盡快縮小與世界頂級的距離。然而「中國製造」的商品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廉價」、「仿冒」、甚至「缺德」這種詞匯。北威州投資促進署署長華珮(Petra Wassner)認為,在德國,中國產品的品質還沒有得到它可以得到,甚至可以說應該得到的認可:「基於這個原因,中國高品質產品在歐洲安家是很重要的。最近就有幾個很好的實例:比如華為計劃在IT界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品牌,而現在已經得到了認可。另外,電腦製造商聯想(Lenovo)也比較成功。」另外一個成功的案例是三一。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小作坊起家的這家南方私營企業,首先在中國打響了自己的品牌,繼而進入拉丁美洲,最近成功立足歐洲。大約在一年前,三一落戶科隆附近小城貝得堡(Bedburg),這裡是三一的歐洲中心,該產業園總投資達1億歐元。在今年年初,三一重工出資3.6億歐元收購德國混凝土集團普茨邁斯特(Putzmeister)。談到收購普茨邁斯特,蔣向陽表示:「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就是說,沒有辦法計劃說,我要收購普茨邁斯特或者是別的公司。普茨邁斯特一直是三一學習的榜樣,現在我們依託中國市場,通過我們的管理和員工的努力做的比較大了,而普茨邁斯特正好處於各方面的考慮,出售了,所以這樣的機會是不容錯過的。
在中國售出的混凝土地泵中有一半產品都是三一重工生產的。而普茨邁斯特公司在混凝土機械全球市場佔有率約40%。現在兩家工程機械巨頭的合並組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團隊。因為母公司提供了資金後盾,普茨邁斯特最近吞併了攪拌設備生產商Intermix,延長了自身的產品線。而三一重工業也為「德國製造」的高價值感到高興:「這個價值首先是全世界眾多客戶幾十年對普茨邁斯特的信任,通過我們獲取了這個品牌,我們就把這一塊市場維持下來。」

聚集北威州

中國企業以這種方式縮短與世界頂級的距離。在上個世紀末,第一批從中國來的投資者落地德國。其中很多人從事貿易生意,在德國開設分店,銷售「中國製造」的商品。之後有些公司利用德國專業技術,在德國進行生產。從3、4年前開始,漸漸出現了中國企業收購德國公司的現象。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在一些中型德企在金融危機中苦苦掙扎之時,中國企業的腰包卻日益見漲。北威州投資促進署署長華珮表示:「一方面,中國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另外,中國私營企業有足夠的資本緩沖,可以收購公司,並給這些公司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台。」
這也使得就業崗位留在了德國。華珮說,從2004年起,中國投資方僅僅在北威州就創造了約8000個就業崗位。一共有750家中國企業在這裡投資。而達到這個規模,北威州投資促進署也貢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他們的工作之一就是協助中國企業來北威州安家落戶。這個州政府機構在中國有三個辦事處,為投資者提供的免費一站式服務。對於華珮來說,北威州的優勢顯而易見:「首先,我們有地理優勢,位於歐洲的中央位置,另外這裡基礎設施完善。有著理想的物流條件。我們還有著雄厚的經濟結構,涵蓋化學、機械工程、汽車供應結構以及可再生能源等等行業。」

而這些行業都是中國政府決定未來的發展重點。因此中國投資者湧入德國的浪潮才剛剛起步,這一點上,九月中旬召開的2012中國商務與投資論壇上,與會者達成了共識。

「中國製造」要像「德國製造」那樣成為一塊響當當的牌子,依然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全球一體化已經顯現出其影響。中國企業在德國生產產品的比重越來越大,而他們使用的零配件中許多都是德國產品。而把生產線移至中國的德國企業,使用德國元件的比例越來越小。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從「中國製造」轉型為「德國製造」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ARCHIV - Der Schriftzug des Betonpumpenherstellers Putzmeister ist am (17.04.2012) in Aichtal zu sehen. Der Chef des Betonpumpenbauers Putzmeister, Scheuch, kämpft als erster Deutscher in einem chinesischen Vorstand mit der großen Sprachbarriere. Der chinesische Baumaschinenhersteller Sany hatte das baden-württembergische Unternehmen Anfang des Jahres gekauft - Chef Scheuch sitzt seither im Sany-Vorstand. Foto: Franziska Kraufmann dpa/lsw (Zu lsw: «Putzmeister-Chef kann in China nur Zucker bestellen» vom 06.08.2012) +++(c) dpa - Bildfunk+++
今年4月17日,三一重工與普茨邁斯特在埃爾西塔(Aichtal)正式完成收購交割。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Frau Petra Wassner, Geschäftsführerin der NRW.Invest GmbH, umrahmt von zwei chinesischen Unternehmern. Foto. Zhang Danhong, Köln, 14. September 2012
北威州投資促進署署長華珮(圖中)圖片來源: DW
Plakat Business and Investors Forum China 2012 Foto. Zhang Danhong, Köln, 14. September 2012
2012年第二屆中國商務與投資論壇9月14日在科隆舉行。圖片來源: DW



作者: 張丹紅 編譯:文木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