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從難民身上「淘金」?

Ben Knight2016年2月27日

安置難民的費用雖然是國家出,但具體業務卻常常會外包給私營企業去做。這就使得難民事務成了不少企業爭相挖掘的「金礦」。利益驅使之下,醜聞自然也難避免。

https://p.dw.com/p/1I3TH
Deutschland Flüchtlinge in Berlin LaGeSo
在柏林衞生與社會福利局門外排隊的避難申請者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K. Nietfeld

(德國之聲中文網)儘管德國聯邦財政部長本周通報,政府財政盈餘再創歷史最高紀錄,但是對於許多社區政府來說,完成難民的安置和供給任務仍然是艱難的。所以,當許多城市和鄉鎮的政府禁不住金錢的誘惑,將一些社會福利工作外包給企業,也就絲毫不值得奇怪了。

如今,許多企業都因為難民潮的湧入而發了橫財。上周,柏林市政府就因為被曝光花費23萬8千歐元聘請麥肯錫公司(McKinsey)為其提供難民業務咨詢而陷入了激烈的批評。

即使是反對梅克爾難民政策的人,在接受政府的委託時似乎也沒有任何的良心不安,因為這些外包的任務雖然是服務於政府的難民政策,但卻往往隱藏著巨大的獲利機會。據《明鏡周刊》(Der Spiegel)本周報導,薩克森州城市卡勞斯尼茨(Clausnitz)的Metallbau Hetze金屬製造公司向萊比錫的一處難民收容所提供可移動簡易房。該公司的負責人弗蘭克‧赫策和最近發生在卡勞斯尼茨的針對難民抗議活動的發起者是同胞兄弟。

Deutschland Ortschild an der Ortsausfahrt von Clausnitz
克勞斯尼茨不久前發生針對難民的抗議事件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 Schmidt

一整個經濟領域應運而起

然而政治見解與賺錢是兩碼事,很多企業都通過營運難民營而發了財。去年年初,不來梅一家名叫Human Care的公司獲得了兩筆大訂單,一是在圖林根一所難民營,訂單總額高達300萬歐元,還有一筆是在沃爾夫斯堡的一座難民收容設施,每年的收入是30萬歐元。

包括柏林在內的一些地方政府,已經因為尋找難民收容場所愁白了頭,絕望之餘提出了每人每晚50歐元的安置費用,這樣的報價讓很多房產所有者欣然應征。不過,現在柏林市政府已經宣稱要打擊發"危機財"的人。

德國總理梅克爾深知問題所在。去年8月份她就許諾,聯邦政府將會努力填補法律上的空白,防止房地產業主通過安置難民來發橫財。"人就像商品一樣被拿來交易和利用",她在杜伊斯堡"問題城區"馬克斯洛(Marxloh)的一次公民對話中說。

這種利用的壓力幾乎隨處可見。很多房主都會試圖在有限的房屋面積中安置盡量多的難民。

不過真正有影響力的還是那些專業的大型企業。比如"歐洲家庭護理"(European Homecare)就是德國該行業巨頭之一。該公司網頁上稱,擁有1500名雇員,為100個難民收容機構的超過1萬6千名難民提供服務。

這家企業規模大,業務全,現在已經可以提供與難民有關的所有服務,從規劃顧問,到建築物整修,再到語言班,以及幫助難民與政府機構打交道的咨詢服務等。這家企業甚至還開發了專門的管理軟體。可想而知,當下的利潤是豐厚的。根據最新的官方統計數字,"歐洲家庭護理"從2008年到2013年間,營業額翻了四倍。而且2013年的難民人數與今天又不可同日而語了。

醜聞與利潤

然而與業務突飛猛進相並行的,是企業運行中出現的一些醜聞。2014年,"歐洲家庭護理"成為負面新聞的頭條,其下屬企業的保安人員在北威州布爾巴赫(Burbach)的一處難民營虐待難民被曝光。

這場醜聞引發了針對難民安置業務私營化之弊端的辯論,而且那還在2015的大型難民潮到來之前。去年曝光的另一則消息稱,柏林市政府終止了與一傢俬人安保公司的合作關係。這家公司在柏林衞生與社會福利局(LaGeSo)門外負責難民安保工作,其保安人員對難民實施了虐待,並且使用了帶有納粹色彩的詞匯。

LAGeSo Berlin Sicherheitsdienst
一名保安在柏林衞生與社會福利局門外維持秩序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J. MacDougall

有人認為,只要難民安置業務繼續私營化,那麼像上述醜聞就無法避免。澳洲记者勒溫斯坦(Antony Loewenstein)對美國、英國和澳洲难民業務外包給私人企業的情況十分瞭解,他在本周接受《法蘭克福評論報》(Frankfurter Rundschau)採訪時說,經驗顯示,這類業務只要私營化,就"幾乎一定"會發生虐待事件。他說:"有明顯的證據證明,不管在哪裡,只要難民業務被視為一種盈利工具,那麼收容所裡的條件就一定會變差。企業不會犧牲成本去提供好的服務。"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認識到這一點。代表難民利益的巴伐利亞難民委員會的敦瓦爾特(Stephan Dünnwald)表示,私營化並不一定都是糟糕的。"這也要視不同企業而定",他對德國之聲記者說,"因為你並不能保證政府就一定會更好地對待這些人。"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