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中合作研究遏制土地沙漠化

Christian Forberg2006年11月24日

中國快速的經濟發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不僅給世界環境變暖做出了「貢獻」,自己也面臨著嚴重的環境問題:中國四分之一的領土是沙漠,且還有更多的地方面臨著沙漠化的危險。雖然通過近十年來的植樹造林,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距離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仍然相距甚遠。因此,近年來,中國和德國的科學家們加強合作,共同防治土地沙漠化。

https://p.dw.com/p/9QfB
土地沙漠化現象非常嚴重圖片來源: dpa

「天空灰暗沙塵彌漫,行人們不得不以手絹著掩蔽口鼻,在街上艱難的行走……」

在最近召開的聯合國世界環境大會上,類似的畫面不斷出現在關於北京沙塵暴的影片報導中。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北京就不斷經歷了從內蒙古和戈壁的沙漠地帶的風沙的洗禮,發生沙塵暴的次數竟翻了九番。中國目前也意識到沙塵暴的嚴重性,德國沙漠專家邁克•費斯特(Maik Veste)說: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起,中國就開始在鐵路沿線有計劃的植樹造林,鞏固了鐵路沿線的土壤。在中國,由於風速比很多世界別的地方都高,所以首先必須要鞏固土地表層。人們在一米乘一米的正方形土地上,埋上麥稈,在地面上留出10到20釐米,這樣就可以直接鞏固土地表層……」

在鞏固地表以後,就可以植樹了。一般都種非本地植物,它們長得比較快,由於它們不是本地植物,所以會給當地植物界帶來很大變化。費斯特分析道:

「很多項目都是外國投資者資助,他們也帶來上述做法,因為見效快,很快就能綠化荒地。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上述做法的可行性和可持續發展性仍然是個未知數。而且在不少地方,植樹品種單一,僅限於白樺樹和柳樹,罔顧了生態系統的平衡。」


德國雖無沙,但治沙研究先進

費斯特博士曾經研究過南非以及中東地區的沙漠地帶。從2000年起,他加入了德中沙漠研究組織。在不少研討會上,他都親見了成千上萬米遭受病蟲害的白樺林。他說:

「蟲害和真菌是給樹木造成損失的最大原因;另外,如果植樹品種單一,那麼也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

害蟲會鑽入地下,並逐步侵蝕植被。中方的研究人員在經過長期研究以後,發現這個問題,於是邀請德國的同行加入相關研究。特別的是,德國雖然也有乾旱地帶,但是卻沒有沙漠。費斯特說,在過去的十年中,德國在世界其他角落的沙漠獲得了足夠的治沙經驗。

德國的沙漠化研究已經有100年的歷史,而近三、四十年來,德國更加強了在該領域的研究。目前,德國與美國,澳洲,南非和以色列在乾旱地帶研究並駕齊驅,位居世界領先行列。

近年來,電腦建模也被廣泛應用於實際研究。費斯特說:

「目前的技術水準已經可以做到模擬大型風陣,以前主要用於風力發
電的研究,現在希望把它用於防風帶的研究。」

通過電腦,可以模擬在200公里乘200公里面積大小的地面上的風力情況,研究人員就可以在電腦上模擬建造適合的防風帶。費斯特博士說,但是目前的技術仍然不夠成熟,只能模擬樹林上層的風力狀況,對接近地表的風力流通狀況的模擬還不能實現。

除此之外,電腦還能模擬植物帶生成過程的時間和所需條件。研究人員只需給出相應的土壤和供水情況,最新的研究結果也允許研究人員輸入不同植物的生長模式。目前已經有模擬灌木叢生長的三維模型。如果把類似的三維模型與相應的風陣模型結合的話,研究人員就能在電腦上利用這棋盤般的模型來研究防風帶了。

此外研究人員們也非常關心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如果生態系統處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下,它就具有自我更正,自我修復的能力,各種植物也能自行生長,不需要研究人員的介入。

畢竟風不僅僅刮來沙塵,同時它也是植物播種的載體之一,植物的種子通常會附著在草桿上。人稱『沙漠的金子』的沙丘本身也特別適合儲藏水分,所以幾十年降雨量只有100毫米的沙區,也照樣能生長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