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企入華之殤:抄襲門

2014年1月4日

多年來,許多德國公司都被價值數十億的中國市場所吸引,對一些企業來說,這塊市場已經成了公司的重要支柱。不過在中國發展也並非沒有風險。眾所周知,仿造複製是很多中國競爭公司的拿手好戲。山寨問題在過去幾年幾乎不見好轉。

https://p.dw.com/p/1Aigr
Deutsche Post DHL in China Schanghai
圖片來源: Deutsche Post DHL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些機器將被運到印尼,這些運到泰國,這些運到巴西,後面的那些已經包裝好的準備運到烏克蘭,那個大的是要運到印度的貨物。"焦仲衡(音)在位於中國東部城市常州的工廠廠房裡向記者介紹各種貨物的去向。他的公司生產包裝機器,生意遍及全球各地,特別是那些需要廉價貨物的新興國家是他的客戶。

他十分坦率地承認自己並不是這些機器的發明者,他說要特別感謝德國機械設計製造人員的先進技術並且不斷地進行創新。他只要跟隨"先驅者們"的腳步就可以了。焦仲衡說:"這麼多年了,早些時候我們參加展會的時候還被允許觸摸展品或者是拍照,可是現在不行了,我們的德國競爭對手不讓我們接近他們的產品。不過這沒有關係,我們只要看上一眼,就知道機器的功能了,也知道他們採用是什麼方式。"

像他這樣的公司在中國不計其數,他們早就帶著與"原版"相似的產品打入了世界市場,其中很多"原版"來自德國。這些中國製造的仿造產品利用便宜的價格彌補品質上的不足。不過,根據調查,對在中國的德國公司來講,被仿造並不是他們擔憂的首要問題。比如缺少專業人才的問題讓這些公司更為擔心。上海的羅蘭貝格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伊內爾(Christian Neuner)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抄襲的問題上,現在人們比從前更為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人們現在考慮的更為周全:我們怎麼才能避免、阻止發生這種現象。哪種技術能夠交給外人,哪些工作我可以對外承包,哪個部分應該自己完成。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企業保護自己的技術和產品方面變得更有經驗。"一抄到底

Hannover - Agritechnica 2013
展會上,一些德國公司不允許中國競爭對手拍攝自家的展品圖片來源: DLG

外企們已經在適應了某些習慣做法,他們的想法也出現了轉變:自己的收入並不一定因為某些人買了山寨貨而蒙受損失,因為購買廉價商品的人反正往往都會覺得原版貨物的價格過於昂貴。

儘管如此,抄襲還與從前一樣,依舊是這些外企公司面臨的問題。一些山寨商品從產品的圖標到宣傳手冊,把原版商品的整套外觀都克隆了下來。有的抄襲者盜竊技術、偷走施工地圖。一些競爭對手完全忽略智慧財產權進行複製。遭遇抄襲的受害方可以嘗試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利。有觀察人士表示,在過去幾年,中國法院的工作和人員配備水準都有所改善。上海陸德律師有限責任公司的雷沙(philipp lasar)認為,德國企業在中國的經濟損失,最大的問題是"那些不受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東西遭到抄襲。比如磁懸浮技術,各個方面知識的匯集,例如電動馬達如何運行,磁懸浮是怎樣運作的,這些都是幾十年積累的經驗,這種知識是不受專利保護的。"

Fälschung
德國管理咨詢公司的伊內爾認為,德企現在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意識增強了圖片來源: Fotolia

最終,在中國保護自己"原版"的外企們亟需謹慎行事:縮小訊息群,在技術上總是領先一步。現在,一些公司已經在中國展開研究和發展工作,雖然這會使公司變得更為透明,不過他們能夠以次降低成本,可以與中國的競爭對手在相同的起跑條件下展開角逐。

作者:ARD 編譯:文木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