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企在華投資創新高

2023年4月2日

德國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一項調研顯示,去年德國企業在華投資高達創紀錄的115億歐元。專家們指出,這一趨勢暗藏風險,容易加大德國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https://p.dw.com/p/4PU5i
Containerschiff im Hamburger Hafen, Hamburg,
圖片來源: Rupert Oberhäuser/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經濟研究所周三表示:"2022年德國企業對華投資高達115億歐元,是迄今為止的最高紀錄。"該研究所指出,德國經濟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正在增高。

根據德國聯邦銀行提供的數據,2020年,德國企業對華投資僅為21億歐元,而2021年投資額就已暴漲至大約100億歐元。德國經濟研究所表示:"受疫情嚴重衝擊之後,中國為德國企業鋪上了紅地毯,而中國的招商努力顯然也很有成效。"

德國經濟研究所稱:"中國政府顯然想要彌補嚴苛清零政策和封控措施所造成的損失,而對德國企業的高管們來說,中國作為銷售市場的發展前景又極具吸引力。"德國經濟研究所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發展趨勢,將會進一步加深德國對中國的經濟依賴。這種依賴也表現在貿易領域。

同2019年相比,德中貿易逆差增加了大約六倍。中國對德出口不斷飆升,而德國對華出口則幾乎原地踏步。貿易逆差已高達840億歐元。"德中貿易已經出現了單向的發展趨勢"。

德國經濟研究所外貿問題專家馬提斯( Jürgen Matthes)認為,這樣的發展趨勢非常令人擔憂:"德國企業不應被紅地毯和美好的承諾所迷惑。"他認為,中國已經發出了中短期內武力吞併台灣的威脅,"一旦台海發生戰爭,德國經濟將陷入巨大的危機。"

中國已連續第七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中國已連續第七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圖片來源: Christian Ohde/CHROMORANGE/picture alliance

德國經濟研究所:如果企業不作為,政府應採取措施

馬提斯表示,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已經成為德國的當務之急,有些企業已經採取了相應的行動。"如果統計數據不呈現好轉勢頭,那麼政府就應當採取行動。"

2022年,就進出口總額而言,中國已連續第七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烏克蘭戰爭以及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之後,德國政府表示也將會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儘管德國政界在對華投資問題上持保留態度,以及中國防疫措施一度造成供應鏈緊張,但很多德國企業並不願放棄中國業務。德國材料經濟、採購及物流聯合會前不久發布的一項報告稱:"目前,大多數德國企業都未將撤出中國市場提上議事日程。"報告指出,為現有中國業務尋找替代方案,是一件複雜而耗費財力的事情。

(商報,經濟周刊)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