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1401 Leipzig Dian Mo

2010年1月14日

在德語中,"專業漢語"(Fachchinesisch) 的引申含義就是"天書"的意思。對於很多德國人來說中國依然是一個即神秘又陌生的國家。但是在萊比錫卻有這樣的一群德國年輕人,他們不但熱愛學習中文,還用自己的方式和角度,讓很多德國人對中國有了更為直觀的瞭解。而這個作為中德文化交流的媒介就是一份叫作《點墨》的報紙。

https://p.dw.com/p/LV5M
《點墨》圖片來源: Taoli He

"點墨"一詞出自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捲上:"某家本殷實,父母以獨子故,甚愛之,讀書十年,胸無點墨。" 胸中沒有一點墨水,形容文化水準很低,毫無學問。談起辦報的初衷,出版人之一的弗蘭克說:"在完成基礎課程之後,我們當中的一大部分人都在中國或台灣留過一年的學,回來後由於一個教授位置的空缺,除了在課堂上我們沒有其他的途徑去瞭解中國。當時我們決定一定要做點什麼,於是我們首選創辦了"紅折椅"電影俱樂部,還有就是這份"點墨 "報紙。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在中國或者台灣留學的時候都感覺到德國媒體有關中國的報導通常都太單一化了,我們想利用我們在中國留學的經歷讓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去瞭解中國和中國文化。"

Die Redaktion von DianMo
《點墨》主創人員圖片來源: Taoli He

翻開報紙你會發現,這裡並沒有枯燥的學術性文章,取而代之的是引人入勝的體驗報導、輕鬆愉快的人物訪談、多角度客觀的焦點事件分析。報紙內容從北京民間藝術、中國手語的發展、成語解釋、到中國傳統的節慶文化,想必讀過的人都會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擔任編輯工作的盧卡斯說:"我們想向讀者傳達的是我們對中國主觀上的認知,特別是在"體驗報導"版塊中。中國文化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沒有差異的整體,而是由很多不同的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體驗和認知。我們也想把我們的體驗和興趣所和讀者分享。"

雖然報紙的編輯部在萊比錫,但是撰稿人卻來自德國的各個地方。 負責聯繫撰稿人的勞拉說:"為了從不同的角度去報導中國,贏得來自不同大學和研究領域的撰稿人對我們來說尤為重要。除了萊比錫大學的稿件外,我們還會充分利用平常積累的人際關係資源,去說服來自不同大學,比如說柏林大學,明斯特大學,科隆大學的撰稿人為我們撰寫稿件。"

由於辦報的資金並不是來自廣告收入而是來自萊比錫孔子學院和萊比錫大學,所以報紙只能在萊比錫小規模的出版發行。但是讀者們還是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在"點墨"報紙的網站閱讀從2008年創刊到現在所有的報紙。

作者:陶莉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