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之聲新聞 (2010年6月29日)

2010年6月29日

摘要: 希臘又發生抗議政府節約計劃全國罷工 俄羅斯強烈不滿美國提出間諜指控 蘇丹下月起關閉與利比亞邊界 塞普勒斯土族領導人希望年底前解決與希族衝突問題 台海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https://p.dw.com/p/O5iw

雅典

成千上萬希臘公民周二再度舉行反對政府財政緊縮計劃的抗議活動。工會方面希望有300萬人參與此次為期一天的罷工。由於新聞從業人員也參與罷工,有關罷工情況的消息寥寥。這是自希臘政府出台大規模財政緊縮一攬子計劃以來的第5次全國罷工。據報導,在首都雅典,示威抗議活動中發生衝突,為控制局面,警方使用了催淚瓦斯。根據財政緊縮計劃,至2012年,希臘需節省開支約300億歐元,為此,公營企事業單位將暫停招聘新雇員、公務員減薪、社會福利減少、法定退休年齡由目前的61歲推遲至65歲。該節約計劃在希臘民眾中引起廣泛爭議和不滿。

莫斯科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對美國指控俄羅斯情報人員在美從事間諜活動作出憤怒反應。正在以色列訪問的拉夫羅夫周二要求美方作出解釋。拉夫羅夫同時對美國當局選在現在這個時候公佈相關消息表示不解。數天前,梅德韋傑夫總統和歐巴馬總統在華盛頓會晤時曾特意強調了這兩個當年冷戰對手之間的關係趨於友好。俄羅斯文傳電訊社報導說,俄方認為,美方的相關指控含糊矛盾,需要嚴格調查。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和普丁總理的發言人均對路透社表示,不願對相關指控置評。美國司法部昨天通報說,上周日,美方逮捕了10名涉嫌俄羅斯特工。美國司法部稱,這些人同其他受到指控的人一樣都為俄羅斯秘密情報機構工作。

喀土穆

蘇丹決定從下月起關閉其與利比亞的邊界。據蘇丹《論壇報》周二網上版報導,該國內政部稱,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是,兩國邊境地區存在嚴重安全問題,多次發生襲擊事件,為保障兩國公民的人身安全,必須關閉邊界,直至軍隊、警察和邊境部隊重新調整、能夠提供安全保障為止。數星期以來,由於利比亞拒絕驅逐叛亂分子頭目易卜拉欣(Khalil Ibrahim),蘇丹和利比亞之間發生外交糾紛。易卜拉辛是取名為「正義與平等運動」的叛亂組織的領袖,該組織是蘇丹西部動亂地區達爾富爾的最大叛亂組織。

紐約

塞普勒斯土耳其族領導人埃爾奧盧(Dervis Eroglu)表示,希望能在年內解決與塞普勒斯希臘族之間的衝突問題。埃爾奧盧昨晚在訪問聯合國總部時對美聯社表示,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擁有兩個地位平等的國家的聯邦制,在國際上,塞普勒斯則以一個統一體的形式出現。本月初,塞普勒斯希族共和國總統赫裡斯托菲亞斯( Dimitris Christofias)曾取消與埃爾奧盧的會晤計劃,原因是,埃爾奧盧拒絕接受聯邦制。埃爾奧盧昨天批評塞普勒斯希族人阻礙談判進程。他表示,只要希族方面表現出必要的政治意願,相關談判就有可能在年內完成。

北京

中國計劃在東海海域進行為期6天射擊演習。中國人民解放軍周二宣佈,至下周一,相關海域將實施全面禁航。觀察家相信,此舉是對美國和韓國計劃在黃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做出的反應。美韓軍演旨在嚇阻北韓。中國外交部否認中方的海上射擊演習同美韓聯合軍演之間有任何關係。

北京

經數十年敵對狀態,中國大陸和台灣周二簽署了經貿一攬子計劃。根據相關協議,台海兩岸之間的數百種商品將獲海關進出免稅待遇。此外,中國的服務業也將對台灣開放,其中包括銀行、保險公司和醫院。台海兩岸之間的貿易額目前為1100億美元,台灣對大陸的出口總額為800億,大陸對台灣的出口總額為300億。在大陸做生意的台灣企業約達4萬家。儘管兩岸關係數十年緊張,台灣仍屬於在大陸的最大投資方。台灣總統馬英九稱,隨著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台灣將能夠以平等身份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競爭。東南亞國協与中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已從今年一月一日起生效。北京和台北均希望,在密切貿易關係的同時,兩岸之間也能在政治上接近。

華盛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斯特勞斯—卡恩要求人民幣繼續升值。斯特勞斯—卡恩本周一在華盛頓舉行的一次記者會上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依舊認為,人民幣「元」的幣值依然「被低估」。上周末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前一星期,中國宣佈將實施靈活匯率政策。從那以來,元對美元的比值略微上升。斯特勞斯—卡恩同時警告說,不應期待隨著元的升值,某些國家的貿易入超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他指出,人民幣升值當然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步伐,但貿易失衡問題的原因是多樣的,不能試圖僅以貨幣政策的改變而加以解決。在談到是否考慮將元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貨幣時,斯特勞斯—卡恩表示,在元有真正的市場價格前,或者,在它以某種方式成為有靈活兌換率的貨幣前,他對此持懷疑態度。

威斯巴登

獲德國國籍的外國人去年又有所增加。據聯邦統計局周二公佈的統計數據,去年,約有96100人獲德國國籍,比前年增加1650人,增幅1.7%。不過,與此前年份相比較,每年新獲德國國籍的外國人平均數量依然明顯減少。2000年新國籍法生效後,至2007年,每年新獲德國籍人士的數量平均為14萬人。新獲德國國籍的最大外來族群依然是土耳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