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出台首份國家安全戰略 中國是對手也是夥伴

2023年6月14日

經過了執政黨之間長時間的爭執與博弈,德國終於出台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在這份安全戰略中,聯邦政府闡述了未來將如何應對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威脅,將中國定義為「合作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

https://p.dw.com/p/4SYiq
德國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出爐
德國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出爐圖片來源: Fabrizio Bensch/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本周三(6月14日)德國聯邦總理肖爾茨與外交部長貝爾博克、內政部長費澤爾、國防部長皮斯托裡烏斯以及財政部長林德納共同出席記者會,介紹40多頁長的德國首份國家安全戰略。此前三個執政黨之間就這份安全戰略的內容進行了長達數月的爭執與博弈。

總理肖爾茨在記者會上表示:「這份安全戰略的目標十分明確:捍衛國民的安全,同時為確保歐洲的安全做出我們的貢獻。」

肖爾茨說:「沒有安全就沒有自由,也就沒有穩定和繁榮。」他強調,德國安全政策的核心仍然是「立足於歐盟和跨大西洋聯盟」。他還具體提到了「我們與法國的深厚友誼和與美國的密切夥伴關係」。

這份國家安全戰略澄清了一些基本問題,例如哪些屬於德國的安全利益,誰應該作為行為參與者解決這些問題等等。

《戰略》將9項議題列為德國安全的核心挑戰:國家和聯盟防禦、民防和公民保護、國際危機處理和發展政策、防範外國影響和間諜活動、技術和關鍵基礎設施的保護、網路和太空安全、原材料和能源安全、應對氣候危機和大流行病以及食品安全。

德國公佈二戰後首部安全戰略

中國是「合作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

在談到中國議題時,肖爾茨說,德國政府會在其中國戰略中保持一種平衡。他說,聯邦政府內部取得一致並強調,德國謀求的不是脫鉤,而是將風險降到最低。

肖爾茨說,中國經濟還會繼續增長,也應該繼續增長。「中國融入世界貿易和全球經濟的進程不應受到影響。但與此同時,安全問題也必須得到解決。」肖爾茨說。

他還對下周即將舉行的德中政府磋商會議明確表示歡迎。

在德國國家安全戰略中,中國被定義為「合作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這和歐盟的表述方式一致。《戰略》中指出:「我們注意到,近些年來競爭和對手的成分在不斷增加。」但中國依舊是一個合作夥伴,「缺少了中國,許多具有緊迫性的全球挑戰就無法得到解決」。

外交部長貝爾博克也強調,在與北京打交道時,不存在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德國在民主等問題上與中國存在根本分歧,但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也需要與中國合作。她還說:「我們也在不斷協調與夥伴國家的合作。」

德國的對華政策將駛向何方?

《戰略》中還提到,「中國正在以各種方式試圖重塑現有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越來越積極地要求獲得區域優勢,並一再採取與我們的利益和價值觀相抵觸的行動」。「地區穩定和國際安全日益承受壓力,人權也遭到漠視。中國正在利用其經濟實力來實現政治目標。」 

柏林政府原計劃在今年2月舉行的慕尼黑安全峰會上介紹這份國家安全戰略,然而當時政府內部尚無法對戰略中的所有內容和表述達成一致。

© 2023 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